翌日凌晨,太和观的羽士们闻鸡起舞齐聚真武殿前。众羽士整列结束,却听吱呀一声门响,真武殿殿门大开,从殿内遽然走出一名得罗青靴的道长。这道长虬髯满面,神情凝重,恰是太和观观主玄虚子。玄虚子几步走到众弟子跟前,手捋一把虬髯,严肃说道:“徒儿们多日不见,剑阵可有精进否?”
“吼!”底下一帮羽士齐声应和。
玄虚子剑锋指着仇戎的心口,手捋虬髯,喝道:“快说!你一年前带艺投师,拜我门下有何诡计?”
若在昔日,殿门来往之人定然络绎不断。迩来江上邪风秽雨不止,拜山之路泥泞多崎,又逢观中之主闭关修行,观门紧闭,百姓咸去。
疤脸道人当时早已胆怯,正在策画如何逃脱。玄虚子却更显不慢不急,调侃道:“尝闻江湖中水月灵宫的独门秘技《千面易容术》匿迹已久,不想为师本日有幸一见。据传水月灵宫向来只要女弟子。为师好歹与你师徒一场,却还未曾见过你的真貌,还不从速让为师一睹‘芳’容?”
仇戎刚才那一刺发力过猛乃至调息不匀,只得勉强以双刺去挡劈来长剑。两兵相接,当啷之声后又跟着扑通一声,仇戎终是底力不住,重摔在地,转动不得。他自知非玄虚子敌手早生逃心,现在又被玄虚子长剑相逼,领受了这一招剑法的短长,浑觉周身更无抵当之志。
道观外殿立三道门,左门为八方善男信女上香祈福所走,右门乃供观中一班武羽士出入。中间大门常闭,经年不开。殿外立柱上书:“足赤踏龟蛇,万法总归三尺剑;披发冲斗牛,五云展出七星旗。”乃是道家再平常不过的一幅字联。
疤脸道人移目定睛,目光随月色流转正落在此画上。猝然间那仗藜老者在月光映耀下摇身一变,竟化作了另一模样。疤脸道人大为讶异,瞪睛细看,仿佛恰是一尊真武大帝趺坐画像。
疤脸道人借端对众羽士说道:“诸位师弟,本日我们练习都辛苦了,各自歇息去罢。”羽士们闻言长剑入鞘,一哄而散。
“莫非此画埋没玄机?”疤脸道人又惊又喜。不等他取下画卷抚玩,画中留白处又平空闪现八个小字,恰是“观空亦空,空无所空。”他口读心念对这八个字几次考虑,待默念到第三遍时却开端忐忑起来。
本来这疤脸道人身居太和观除了每日练功习武外,在真武大帝尊像前念佛诵文亦不成少,久之业已颇识道家经文。这字中内容清楚是《平静经》中教人物我两忘之言。虬髯道长更常常藉此劝戒弟子做人勿动贪念。他深知虬髯道长人多智谋,常日脾气又怪,为人处世常教人捉摸不透,心虚之处不由失声惊呼:“哎呀!不好!”一个回身便要夺窗而走。熟料正值此际虬髯道长突睁双眼,从椅子上跃然腾起,大运真气,双掌开阖,一道遒劲掌风便已将窗门关死。
玄虚子把长剑一挥,对弟子们训道:“撒星剑阵不以势胜而以奇胜。布阵之数能够百计,亦可六七人。其精华在于以分合之变、聚散之变后发制人。只要应用得法,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不在话下。你们先从‘流星赶月’这一式开端练习,让为师观上一观。”众羽士从未见过师父如本日这般峻厉,不敢有涓滴怠慢,谨依师父之言依序演练阵法。
“弟子在!师父!”一个清脆之声答复。
太和观四壁无风,艳阳朗照。数十把长剑在骄阳辉映之下,明晃晃翻来覆去,展转腾挪,气势恢弘。剑舞之声刷刷作响,与之相对的是观内一株参天古柏默立庭中。昔日百姓于殿前膜拜焚香盛极,这株古柏大半时候淹没于浓浓烟雾。现在烟消雾散方显出它枝枯叶黄,无风自落,已现式微之意。古树底下,众羽士一招一式接二连三,一形一式轮番上演,汗流浃背,湿透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