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子家门口吊挂着两个灯笼,固然有些暗淡,但是终究能看清这女子的面庞了。
固然郁久嘉明是土生土长的笛棉人,但这女子的打扮他却并不陌生。毕竟上任笛棉王,嘉明的叔父镇律娶过一个湖州女子,那石氏也是如许一身打扮。心中天然对女子的出身也明白了几分。
郁久嘉明在一旁冷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
郁久嘉明忙上前扶起他,笑道:“岳父何必多礼,我与碧瑶是天赐的缘分,与身份又有甚么干系。”
不一会儿,碧瑶轻巧地迈步出去,笑着对父亲道:“再过两盏茶的工夫就能煎好。”
女子回声而去。郁久嘉明目送着阿谁娇小可儿的身影回身出了房门,目光却仍舍不得收回来,碧瑶,人美,名字也如此好听。
就是郁久嘉明看了,也情不自禁地心生垂怜。
嘉明回过甚来看向方才被本身救下的女子,借着洁白的月光,虽仍看不清这女子的面貌和穿着,但是她脸上两行未干的泪痕微微反光,却能看得逼真。
郁久嘉明是心中有些迷惑,但却不好多问,单独呆站了半晌。
碧瑶的父亲早就将郁久嘉明的神采尽收眼底,面上的笑意更浓,轻咳一声,开口道:“多谢你本日救了我这女儿。我年纪大了,她母亲又早逝,这孩子跟着我受了很多苦,现在也已经十四了,本来早该说门婚事,何如这孩子长得太秀美,不免心气儿高,这镇上适龄的男人竟没有一个能入得了她的眼……”话里的意义,就是含蓄地表示想把本身的女儿许配给嘉明。
女子的父亲细细地打量着郁久嘉明,看对方高大结实,一表人才,行动举止又彬彬有礼,穿戴打扮固然并不高调,却到处模糊地透漏着精美和繁华。不由得眸子一转,转头对本身的女儿道:“碧瑶,你且去厨房看看药煎好了没有。”
中年男人神采微霁,当着外人的面也不好怒斥女儿。传闻女儿身边的这男人危难之时脱手相救,忙起家亲身给郁久嘉明让座伸谢,又叮咛小丫环奉茶奉果。
郁久嘉明在一旁听着,只感觉碧瑶的声音柔的能挤出水来,看她那粉面含春的娇羞模样,内心怎能不欢乐。见她心甘甘心嫁给本身,嘉明心中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