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说,红珠就明白了,难怪这时候姜氏揪着朱老太太说话。
李氏游移了半晌,最后还是壮着胆量回道:“娘,我记得当时老太爷说是卖了樊县那些地,给碧云几个做嫁奁银……跟老太爷给我们分炊的那些现银不相干。那地,厥后娘卖了么?”
红珠这回真真是欢乐了,笑着道:“多谢奶奶!”
可见姜氏拿她有一份出来讲事也仅仅是提那么一提,怕是早没想过要分她。
朱老太太不知她如何说出这话来,但听来是极合她情意的,便没有打断。
李氏虽有些不明其意,但她顺服惯了,也没说甚么,只看着红珠行事罢了。
晓得了里头秘闻后,红珠也生过些心机,可她不懂农活,也不懂看地,真正有地热的怕是只要那么一片,看那行情蹭蹭地往上涨,她哪儿有那本事去买地。现在为了合股开这个铺子,十两银子就掏空了他们家底,要真是亏了本,今后还不晓得她要如何填这亏空,不让李氏和程文涵饿肚子呢。
姜氏也不看朱老太太的神采,只淡淡道:“娘,我是不懂事,但也晓得些世道。那地我去看过的,离出地热的地头有点远,地也未几,但按理说再地价也有个百八十两……”
红珠听得这五两现银,差点没忍住笑出来了。姜氏发了狠闹一场,得了五两银子,还真不如放软身材跟朱老太太求一求,说不得还能翻倍呢。
依着她猜想,约莫就是当年程老爷子说要将这地给孙女做嫁奁时,那地价太贱,朱老太太看不上,也没给否了。可现在一听那地是仙地,朱老太太便是不贪阿谁钱,也不舍得陪送孙女嫁奁,终究成了别人家的。这才把持着不放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是两点五非常贴上去的。。
依她看来,如果遵循*年前她爷爷归天时的地价,她这五两也说很多了,那但是偏僻的山地,一圈一大片的。但比起姜氏一开口就三十两,红珠这五两实在是太好说话了。且她话里说明白了这是她的一份,这转头再论起来,一个孙女是五两,凭甚么另一个不是。
这些动机朱老太太天然会揣摩,固然红珠一开口跟她要银子,可她也没活力,想了想还感觉红珠向着她……朱老太太极是欣喜地说:“红珠说的对。”她横着眼睛看向朱桂达和姜氏,冷冷道:“你们听听,这才是孝敬体贴的孩子!不像旁人,还逼着亲娘拿棺材本!”
这婆媳两个现在也是吵翻了脸了。
不得不说,如果然有如许的地,红珠也心热了。深想一番,这也不是她妄图朱老太太手里的东西,但姜氏也说了有她的一份,她何为去装漂亮装超然推了它?因此她悄悄伸了手去抓住李氏,给她使了个眼色。
两人这么一说完,姜氏几乎气的晕畴昔。
红珠又体贴肠说:“可爷爷当时说没说过那样的话,奶奶应是没应,倒是乱来不得,不然爷爷在地下也是内心不平稳,奶奶内心也不好受不是?我看呢,大伯娘说要折价的事极好,可自家骨肉血亲,也不必提现在那地价多少的事,摆布那也是这两年才涨起来的,真要奶奶赔那上百两负心不负心啊?依我说,奶奶就依着当年的地价给吧。大伯娘说我也有一份,我是要的未几,就算五两银子如何?”
那头就听得姜氏答复朱伯修说:“是,就是阿谁出热地的樊县。”
想起来当年程老爷子病重,说分炊后给小儿子程桂棠留下他的私房钱,朱老太太厥后也干脆给了,这才有她爹娘两个几年的欢愉清闲日子。不然就这两人的脾气,分炊后那儿过得下去。
听着这话,朱老太太是要从泉源上赖帐。要说这地全然跟程老爷子无关,怕是不成能,要不然为何通安附近这么多地他不买,恰好买那跟他故乡相连一片的山地呢。可真要论程老爷子买地的钱是独独他自个的,也不成能……按理说朱老太太不是这么个认账的人,她即便是个女身,可自小就当家作主,又是买卖人出身,就讲究个一诺令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