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语间,便砸了个影青花瓠。一屋子丫头倒不敢言语了,正此时,四郎却醒了,只还带着酒意。
她遂唤了丫头巧云来,问道:
别过二郎,仪鸾宗姬便往朱夫人处去。
“恰是了,又多一名姐妹,七娘该欢畅了。”仪鸾宗姬笑道,“我先去了,不扰二弟繁忙。”
“谁敢扶他?”
“劳二弟挂念。”她笑了笑,“本日是我畴前嫁来府中的日子,才去祭了你大哥,寡居之人,无所谓清素不清素。”
巧云见钱氏脾气大,越说越不像,怕闹到周夫人那边,因忙劝道:
“全府高低皆道宗姬无能利落,也幸亏大嫂调教。”周夫人笑向朱夫人道,转而又同钱氏说话,“你倒是多学着你大嫂些,帮着摒挡家事,也该分担分担。”
巧云一时也不知如何回话,只站着干焦急。谁知钱氏竟猛地把四郎推到地上,这一摔,他倒是痛得复苏了过来。
自花朝灵宝寺一聚,二郎谢汾与陈酿倒更加熟谙,朝中难办之事,暗里里也情愿说与陈酿听听。
朱夫人瞧了仪鸾宗姬两眼,虽知她委曲,却也不好说甚么。
“到底弟妹是纳福的人。”仪鸾宗姬道,“家事烦琐,渐渐学也就是了,婶母倒不必操之过急。”
“请大嫂安。”
本来那钱氏本是周夫人娘家侄女,在周夫人跟前猖獗惯了,家中又宠得短长,不免泼些。
巧云聪明,忙进屋回话:
钱氏方在榻前坐下,见着这空荡荡的屋子便来气。
“娘子恕罪,四郎是由小子们抬返来的,娘子别活力。”几个丫头忙施礼劝道。
他放快步子,却见酴醾架下正一女子行来。
闻得此话,仪鸾宗姬倒是有些尴尬。她本寡居,却被钱氏这般不阴不阳地说嘴,天然心中不好受。
花影重重,只模糊见得一个月白的影,又像太湖石雨后生的烟。待她近些,原是着了月白褙子。
周夫人也只得拥戴:
钱氏听罢,直直往书房去。方至书房,便闻着酒气浓厚,四郎更是烂醉如泥,倒在榻上。
她一身清平淡淡,同心髻挽在头顶,只一枚素白玉簪,也不施脂粉,独描了眉,看着有些冷僻。
“谁推老子?”四郎一面揉动手臂,一面骂道。
“大嫂好生清素,这时节乍暖还寒,总要兀自保重才好。”
钱氏却有些不快,只道:
“可贵婶母不嫌弃,这个天然。”仪鸾宗姬笑道。
钱氏见她欲言又止,想着四郎已两日未曾回家,更是活力,只怒道:
“哼!”钱氏瞋目瞪着四郎,“我不活力!”
“大嫂耳根子清净,天然得以用心家事。我却成日服侍夫君,偏如许,他前些日子还同我活力呢!已然两日未曾回府。”
“你说得非常。只是她懒怠惯了,少不得你多教诲些。”
“美人,生甚么气?我们喝一杯!”
朱夫人见媳妇得力,也省了很多心,明日迎许娘子的事又叮咛一番,也就散了。
“嫂嫂现下往那里去?”
那人原是仪鸾宗姬,她上前行一万福,又道:
“四郎说的是醉话,娘子消消气。等他酒醒与娘子赔不是,也就是了。”
书房一片鸦雀无声,他见着面前的女人,只恶棍笑道:
她只骂道:
二郎点点头,问道:
“只怕是酒后见了真脾气!”钱氏嘲笑,“这也不是头一回了,鬼晓得他去了那边。哼!道貌岸然的东西!”
“是。”仪鸾宗姬道,“辟出的院子是淑妃娘子入宫前住的,近着七娘,又重新修整了一番。起居之物皆比着我们家的小娘子,加上婆婆、母亲、婶母着意添的,再无不当了。”
“书……书房……”
“胡说甚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