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前期,皇权旁落,门阀政治比较典范。王、庾、桓、谢等大族前后执掌朝政,几个首要的大族相互管束,又相互维系,从而使这类政出多门的局面得以保持。这类局面毛病了封建统治次序的全面建立;也毛病江南社会的全面整合,以是,东晋前期的北伐如祖逖、褚裒、殷浩、谢万、谢玄北伐时,南边社会整合程度远远不敷,管束北伐的身分很多,是以未能获得大的成绩。
淮河下流重镇首要有淮安、盱眙,扼守淮泗水路。淮安在东晋南朝时为山阳郡,隋唐及宋朝时为楚州,元明清时称淮安。曹魏黄初年间,魏主曹丕亲率水军循蔡、颖、涡等水入淮而至广陵,舟师即由淮安而南。东晋南朝均以淮安为重镇,祖约、刘隗、荀羡等将前后镇守其地。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前秦大将彭超建议苻坚说:“愿更遣重将攻淮南诸城,为棋劫之势,东西并运,丹阳不敷平也。”[注:《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四晋纪一十六]苻坚从之,遂出兵攻淮阳、盱眙。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失利后,山阳太守萧僧珍悉敛百姓入城,筑堤蓄陂水,yù待魏兵至时,决堤灌之。魏军颠末山阳,未敢攻城。刘宋泰始年间失淮北诸州,北魏将山阳、彭城一带运营成南逼江淮的一个基地,南朝再谋北进,情势已很倒霉。陈代吴明彻北伐围攻彭城时,周将王轨轻兵南进,袭据清口,堵截了陈军归路,明彻遂败。宋室南迁,倚江淮以樊篱东南,山阳的职位再次首要起来。吴表臣曰:“山阳控扼之地,失之则无以樊篱淮东。”[注:《读史方舆记要》卷二十二江南四]徐宗偃亦曰:“山阳南北必争之地也,我得之,能够进取山东;敌若得之,淮南不能以朝夕固也。”[注:《读史方舆记要》卷二十二江南四]大运河道经淮安,故元、明两代均设重臣、置屯军以经略之。元末农夫叛逆时,元将董搏霄守泗州,曾建议元廷增戍淮安:“淮安为南北噤喉,江淮冲要之地,其地一失,两淮皆未易复也。则救济淮安,诚为急务。”[注:《元史》卷一百八十八董博霄传]
东晋、南宋南迁之初,北方为少数民族所占,中原板荡,百姓流浪,人无定志。南迁的政官僚清算局面,稳定民气,凭的是中原文明的保全者和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正朔地点这么一个身份。但他们又都是在一种特别的背景下清算局面的。东晋、南宋南迁之前,西晋、北宋政权都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毁灭。东晋的建立者司马睿、南宋的建立者赵构都是以宗室藩王的身份重修社稷的。这就是说,南迁到东南的政权并不是中原政权的原班迁徙。如许,新建立的政官僚出来整合被打击得支离破裂的社会布局、社会次序,对于本身的政权作为“正朔”和中原文明的保全者这么一个身份尤须加以夸大。
这几个层次根基上显现出了南北两边跟着权势消长而表示出的攻守情势。南边强大时,可之前出淮河以北,进取中原;南边衰弱时,则常常退守长江,悲观戍守;南北两边势均力敌时,则常常以淮河一线为对抗的前沿。
一南北对峙与东南底子
盱眙为淮东一方重镇。盱眙在秦末一度是楚怀王的都城。东晋时,羌人姚襄在淮南击破殷浩之军,进屯盱眙,晋廷不能制。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前秦将领俱难等攻陷盱眙,直到淝水之战后,东晋才光复盱眙;义熙年间,晋廷置盱眙为郡,刘宋时因之。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失利时,盱眙太守沈璞以盱眙地处冲要,乃缮城浚隍,积材谷,储矢石,为城守之备;北魏南进时,淮河一带郡县守宰多弃城逃脱,沈璞死守盱眙;辅国将军臧质军溃后,亦率余部入盱眙,二人合力死守盱眙,魏主拓跋焘自瓜步北撤途中,亲身批示强攻盱眙三十余rì而未能破城,只得烧攻城器具而走,显现出盱眙在淮东地区确为一方重镇。北魏退去后不久,刘义隆即以其弟刘义恭为南兖州刺史、骠骑将军,都督十三州诸军事,移镇盱眙,以重振江淮地区残破的防备体系。次年,刘宋撒南兖州并入南徐州,另置淮南都督,驻盱眙,初创屯田,应接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