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招致以结果,有若烛照数计,不弱于郭奉孝也,为张子纲、张子布等诸人所不及。他本人于武学一道的成就之高只怕在三国武将中都算是少见的一个,“善用矛”,“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并且能长时候追及走马,“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若今后点来看,虞翻这小我援引一句武侠用语,可谓“轻功盖世”,已足可称武侠异人之类的人物了,而又能审阵势、料敌情,他可算是文武兼资,精粗兼具。
虞翻的第一次说降是在建安元年孙策攻打会稽时。当时太守王朗在高迁屯吃了大败仗,丢了老窝山阴,从海路亡奔东部侯官(也就是明天福建省的福州),但侯官的县长是个见死不救还落井下石的货品,或者也怕小霸王前来问包庇之罪,因而关门回绝老带领的出亡申请。虞翻当时任王朗的功曹(也就是大内总管),当然不想看着主公象热窝上的蚂蚁一样走投无路,因而入城游说侯官县长,不知他用了甚么花言巧语,竟说得那家伙转意转意,大开城门,把惶惑如丧家之犬的王景兴迎入城中。牛刀小试,一举而成。
三国时节乱纷繁,人间英才竞风骚,此中不乏巧舌善辩之智士,如诸葛亮求救于东吴,臧子源说盟于五方,其他如秦宓、薜综等,多有舌头活络、能言善辩之称。虞翻,字仲翔,浙江余姚人,先为王郎吏,后为孙伯符所得。其人文武全才,可谓东南杰出之人物。
至此可见他对孙仲谋已绝望之至,“知己者”,乃孙伯符也,惜已英年早逝,而仲谋喜听“媚”言,已是与其“生无可与语”,以是但能“死以青蝇为吊客”耳,仲翔惜哉!吾为之哀矣。
2、虞翻之武勇过人。
孙策(字伯符)素喜游猎,翻曾经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遣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长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以上观点皆一家之言,看着心喜,故新三中也援引了部分内容,不知算不算抄袭,汗!另:关于伊籍字和张鲁称呼的弊端,感谢斧正,写时查网文质料时看的,未多作穷究,即改!)
虞翻事略(转载二篇)
实在汉末三国之际,用舌辩之胜建功立名者不乏其人,如初平二年荀谌等说韩馥让冀州,建安十九年邓玄之诈郝普献零陵,也有失利者如靳详等,但象虞翻如许跨地区多次说降而胜利的也唯此一人罢了,观其人说术,亦集坑蒙诱骗加牛皮打单之大成,但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以一人而抵甲兵十万者,仲翔其有欤。
而于孙策讨伐之时又曾谏孙策勿单骑逐敌,韦昭《吴书》:“策讨山越,斩其渠帅,悉令摆布分行逐贼,独骑与翻相得山中。翻问:摆布安在?策曰:悉行逐贼。翻曰:危事也。令策上马。此草深,卒有惊急,马不及萦。策但牵之,执弓矢以步。翻善用矛,请在前,行得高山,劝策乘马。策曰:卿无马,何如?答曰:翻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其言扼要深切。
其对孟德辟召所作之考语,韦昭《吴书》:“翻闻曹公辟,曰:盗跖欲以余财污良家邪!遂拒不受。”字不过十,而鄙薄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一点上,二张都大有减色。子纲曾留许都作官。赤壁之役,子布欲迎降。其与仲翔相去,岂能够道里计邪!只可惜孙伯符英年早逝,有奇才而仲谋不能用,且逐置南荒。虽仲翔傲亢犯上,看不起仲谋,有以自取。而仲谋器小易盈,不能容物乃尔,愧对乃兄多矣!无怪乎孙伯符云其非创业之才,乃创业之具,实在孙文台、孙伯符创业焉能弱于仲谋乎?实乃知仲谋非荡平六合之才,欲其恪守耳,观其战合肥、袭关羽便知仲谋非为帝王之才,沾沾自喜于一战之胜负,一州之得失,全不顾天下大局,相较于孙伯符袭许之谋,相差何止以道里计!故仲翔叹耳:“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开罪,当长没海阪。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