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杏坛一笑 > 第36章 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我的书架

《西游》一书,乃是邱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前人所不敢言者,道前人所不敢道者。

《西纪行》大要是借助禅宗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穿三教一家之理的表现,在禅宗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孔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家则以九九归真发端于《参同契》、《悟真篇》。是以,《西游》取真经,便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以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纪行》罢了,以是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天然体味了如来三藏真经。但是《西纪行》底子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天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奥妙,既不是在精神高低工夫的摄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学者需求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统统后天气相邪术十足打扫,当从无形无象处罚辨出天赋虚无之学的实在妙理来,才气功不唐捐。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分歧,实则相通,此书籍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故将悟空故事着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分歧而事理不异,悟空与唐僧都有本身的西游。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处所,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实在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如许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名字以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白痴、和尚,属于借用的体例,用来比方人间的学道之人。而三位门徒各自都具有丑恶的边幅。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恰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又从窜改上说,沙僧稳定,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讲,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枢路,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部大用,一以贯之,以是窜改万有,神妙不测。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窜改后气候质,不能窜改天赋真宝,窜改不全,以是七十二变当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以是稳定。

《西游》由浩繁公案故事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大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申明,是以每回妙义,全在作为大纲的二句中,大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如首回大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利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了解为修心性便是修灵根!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白修炼挨次该抢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过是环绕此大纲停止表达。同时也该当重视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一样是全部故事的中间,不能等闲放过。

喜好杏坛一笑请大师保藏:杏坛一笑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此中有丹头。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寻求。愿结知音登天汉,泄漏天机再阐幽。(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推荐阅读: 嫁金钗     神之匙     帝国BOSS,恋爱中     末世之温瑶     武道绝峰     医婿当道     [综]审神者是个毛绒控     我真的是演员     恶魔法则     长官别太坏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幽居     不朽神魔诀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