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距七月另有二日,一行人已到了那三支之会请柬所指之处。恰是傍晚,洞庭湖这一岸轻风袭沙,水鸟映霞,久未言语的秋葵也忍不住叹了一句:“好美的风景!”
君黎沉默。他不知若秋葵晓得这般弹奏是在寻沈凤鸣,会否拂袖而走甚或勃然大怒。可他不擅棍骗,一时竟也编不出甚么来由,一沉默之下,也只能实话实说:“我在寻沈凤鸣的下落,此是我与他约过以音代语……”
“我原还怕君黎道长要受了禁止,哪料他请柬都不看,就放我们出去。”娄千杉低声道,“师姐,这三支之会,向来都是这般随便的么?就不怕有甚么外人混入?”
她听君黎似拼似凑,说出几个符节来,却也零散狼藉,微感奇特,试用手指在弦上一一拨出,公然并不成曲,不觉道:“这算甚么?”
“再连起来拨一遍。”君黎道。
君黎转头,去望帐外远处。那当然不会成曲了。他只是无计之下,唯能用如许的体例去寻沈凤鸣的下落罢了。那是他们很久之前商定的以噪音而成的切口,如他在此,如他无恙,他该能在这静夜入耳到琴声,辨识出他的意义。
“我也未曾来过。”秋葵道,“只是听师父昔日提及,三支一向人丁不旺,与会之人都是熟面孔,纵有新人,也必经熟人相介,方得参与;再者,三支名不见传于江湖,该也是没甚么外人感兴趣,以是于此一层,倒也是没甚么好担忧的。”
“叨教……”秋葵走近,方才开口,那船夫已经躬身行了个礼,道,“三位但是受邀前来参会的?”
秋葵公然再拨了一遍。山间寂寂,并无乐理可言的琴声,在这并不泛博的洞庭岛上的夜里,显得尤其清楚。
那洞庭山原是洞庭湖中一小岛,又称君山。君山之“君”,实在便是以“湘君”之君来称呼。说是小岛,可此中山峦起伏,却也很有风景。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那边吊湘君。
秋葵也将目光收回。“我畴昔问问。”她抬步向水边走去。
“一小我都没有,猎奇特。”娄千杉四顾。“虽说日子还没到,可――此地如何连点要成会的模样都没?”
“掌门等已经早去筹办了,但……”
很久,并无声气传来。他并不断念,重又加了两节,要请秋葵奏出。
秋葵原是携着那十四弦琴,听他问起,便道,“在,如何?”
他站了一站,娄千杉也一停,“还是他?”
那船夫点点头,道:“只待有人前来,我便可送三位畴昔,也免得此地无人,再有别人来,便无人策应。”
“那他在那里?”娄千杉忍不住先问。
这两句,是前人李太白游于洞庭时所作。人说“八百里洞庭”,其间气象,当真浩浩淼淼,真不枉旧时“云梦大泽”之称。
娄千杉心中嘲笑。她都差一点要忘了,沈凤鸣内心始终是装着秋葵的,即便后者底子不将他的存亡放在心上。
秋葵将琴摆了,道:“你说。”
――他究竟是不是在此呢?
娄千杉无法,向君黎一瞥,只见他脸上亦是差未几神采,不觉上前道:“算了君黎道长,师姐便是这般刚强的。听刚才声音,仿佛恰是会场之方向,约莫别人就在我们未曾得入之处四周吧。总之――得知他无事便好,不必过分担忧。”
话方说到一半,夜色当中俄然传来几声破空的锐音。三人一凛,君黎面上已暴露忧色来。
也是到了这洞庭一带,见了一些小镇酒楼里刻有那诗仙两句诗,君黎才想起此地称潇湘之地,昔日为人戏语“湘君”、“湘夫人”之称,原与此地脱不了关联。但与秋葵自那日决然以告,相互间那层局促反倒淡了,比起这点后代心机,他更担忧那戏语的始作俑者――沈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