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不等如来作答,太上老君便回身对玉帝说道:“陛下,眼下既已知周星星非大圣大仙转世,又鉴于周星星的法力不成估计。是以恳请陛下恩准微臣收他为徒,如此这般,可了结尘寰一大隐患,又为天庭添得一块美玉,一举两得,岂不快哉。”
玉帝愈想愈感觉太上老君的设法端的是老谋深算,正待开口应允下来。孰料也颠末一番沉思熟虑的如来抢先说道:“不成冒昧!”
天竺北方有西天极乐之岛,名为西牛贺洲,位于西天门之下,由西方天王魔礼红保卫,属天庭的统领之地。是以,太白金星只需从西天门按下云头,便可直坠西牛贺洲。
唐僧拍了拍胸口,松了一口气,却又见佛祖与观音虎视眈眈地盯着本身,遂加大拍胸口的力度,说道:“请佛祖放心,三藏包管将周星星调教成佛诣高深的门徒,使得他去化外西天布道时,更好地弘扬佛法。”
如来正在说道:“陛下大可放心,正如老衲方才所言,那周星星不过是个平常凡夫俗子,不必大动兵戈。”
面对玉帝一扫把便将诸仙扫得灰头土脸的说法,太上老君很有微词,当下对如来讲道:“如来,粗心不得,昔日斗克服佛来临尘寰便有三百余岁寿命,现在那周星星更加妖孽,一出世就有二千岁。单凭这一点,他今后的妖力恐怕不在斗克服佛之下。”
佛祖笑言:“三藏西天取经一举成佛,又深得本座赏识,现在已位列三十五佛之颈,若本座再拜托你去化外西天送经布道,待到你再度修成正果之时,教本座如何封赏你?莫非让本座拱手相让莲花座不成?因此你只需东去东土培养好送经兼布道人便可,他事你莫用操心。”
这题目不是观音能答复得了的,观音只好望向如来,如来感喟道:“悟空再度遭此劫,该他射中必定。本座目达万里,穷尽天象,一度觉得地界不过如此广袤,星空不过如此浩大,陆地不过如此通俗。自两颗天外飞星下凡以后,本座方知星空不止二十八星宿,与之相对应的地界便不止九州。天外有天,仙目有所不达;地外有地,佛眼有所不及;外洋有海,蛟龙有所不至。有鉴于此,本座深感将佛教发扬光大任重道远,化外西天布道势在必行!”
唐僧双手合十,恭敬道:“三藏自当服膺佛祖之言,依佛旨行事,不负所托。三藏痴顽,敢问佛祖拜托三藏去东土建寺有何玄机?”
便如当年生出悟空的石头,至今为止,尚未有众生能够道明它的来源与年份,但这并不影响石头里能蹦出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佛祖打从悟空出世后,深知他的潜能无极限,因此才会要求佛道合一的菩提老祖公开里收他为徒,待他学本钱领闹得三界不安宁后,佛祖才将他镇住,借此纳他入佛门,顺势将佛教推行至东土。
至天王殿旁的上客堂上空,如来按下莲花座,与太白金星一番酬酢后,莲花座腾空而起,直穿九霄云外,眨眼间便落空了踪迹。太上老君恋恋不舍地四顾雷音寺的琼楼玉宇,口中念念有词:“太上老君吃紧如律令,腾云坐驾速速把身现!”
唐僧如有所思,随即又问观音道:“悟空既然也有此般潜能,为何不加以种植,却又弹压他在五行山之下。”
如来言道:“这有何希罕,诸星下凡转世乃家常便饭之事,且不管他是不是天外飞星下凡,既是星宿下凡,也不过是附身于凡胎精神上,有何顾忌?即使是二星同时同附于凡胎精神上,又有何害怕?凡是他敢兴风作浪,不劳陛下发号施令,老衲便第一个将他挫骨扬灰。”
就在太白金星且行且观怡人风景之际,灵山上大雷音寺里,西天佛祖、观音菩萨与宝光佛正在藏经阁中议事。唐僧端坐蒲团上,观音执宝珠净瓶侍立如来旁,如来祥坐莲花上,朱唇微启,正在言语:“本座此番应诏去天庭议事,在玉帝美意接待之下,免不了逗留数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在凡尘数年间,三藏务必完本钱座方才所拜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