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量久,西域的使臣到东魏回访,和孝静帝谈到了当年出使西域的宋云,并对其大加赞美。
“那阿罗汉讲了这个故事,婆罗门有甚么反应吗?”圆觉问。
“多谢长老,”玄奘感激地说道,“那我师徒二人就在这里多打搅几日。”
两人来到伽蓝门前,却见那位老衲早已在庙门外等待了。
玄奘情知这个弟子没睡好,是以早课的时候也没唤醒他,直到早课结束,才请寺中的一个沙弥去叫他起家。
“如何了?”玄奘奇特地看着弟子,“你不是累了吗?”
玄奘道:“为师给你讲个故事吧,就是关于大阿罗汉度化波你尼仙的故事。”
“我就跟他说:没错,我师父是从东土来的,他叫玄奘。那老衲就很镇静地问我,你师父在那里?他说他很欢迎师父前去挂单。”
“是个白须白发的老沙门,我只说借宿,没问他的名字,他却问了我一大堆题目。”
玄奘千万没有想到,北印度乌仗那国的一名佛教徒竟然藏有一部中国官员百年前的条记!
“你狐疑他甚么?”
山下就是大安闲天湿婆的祠庙,很多涂灰道人在那边祭奠礼拜,甚是虔诚。
“那么,你是如何答复他的?”
宋云仓猝留步问道:“大师,你往那里去?”
“我想这个波你尼仙必然是个非常聪明之人!”圆觉佩服地说道,“小时候,我跟着父亲学习声明学,就感觉很累很费事,他写这部书,不晓得费了多大的精力!”
他又想起在峨眉山九老洞里所见到的那些蝙蝠,他也曾为它们诵经,不知那些蝙蝠是否也能成绩声闻?
从这里往东南边行走一百五十里,到达乌铎迦汉荼城,这是印度河边的一座贸易都会,城中住民充足安乐,喜好蓄藏奇珍奇宝,来自各地的奇玩珍物,大多会聚于此。
而后,他们用了两年时候在北天竺一带广礼佛迹,拜候了犍陀逻等地,于正光三年(公元522年)携大乘经论一百七十部,循原路返回洛阳。
“婆罗门说:‘当然!这里就是波尼你仙的故里,大师敬慕他的功德,还为他设像记念。我如何能够不晓得他呢?’
这段路程最为传奇的是,宋云返国路过葱岭的时候,竟不测埠遇见了达摩祖师,只见这位老衲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只鞋子,赤着双脚,由东往西翩翩而来。
在无数双眼睛的谛视下,达摩的宅兆被翻开了,只见棺材中人影皆无,只余一只僧鞋。
一边说,一边跟从方丈长老进入寺中。
说罢不由分辩,命侍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绑投入缧绁。
孝静帝听后半信半疑,群臣也是群情纷繁,有的说:“达摩圆寂,人所共知,哪有死人还阳之事?宋云清楚是在欺君犯上,理应依法措置。”有的说:“宋云已被监禁,岂敢再有欺瞒?此事既然真假是驳诘以辩白,不如开棺考证。”
圆觉不由得震惊了一下,作为一个迦毕拭人,他当然传闻过《声明论》,这是天下上最陈腐的一部关于说话笔墨音声的文法文籍,全书共有千颂,每颂三十二字,总计八章笔墨,对梵文做了极其详确的总结,去除了繁复噜苏之处,完整摸索古今的笔墨说话。因此这部书又被称为《八章书》。
“是《声明论》的作者波你尼的故里。”玄奘道。
“说完这话,罗汉就显现神通,顷刻间在婆罗门面前消逝得无影无踪。
玄奘哑然发笑道:“走路的人,最忌讳的就是狐疑了。中原有句话,叫做‘狐疑生暗鬼’,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