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愣在原地,揣摩刚才陈富所言,料他已知统统本相,猛地一拍脑门,瞪着双目,从二堂飞奔到父亲陈卿嗣的房去。
“父亲,恕儿不孝。”跟着雨水从天而泄,文若的身影也完整消逝在官路中。
待马车行至山上,文弱下车四周看望,发明这忠承寺周遭竟空无一人,仿佛是一座空寺。远了望去,忽现一红色人影站在寺门,好似已恭候多时。
文若诺诺点头,仰天而望,待车马行至丛林深处,俄然迎来一道亘长的坡路,车马沿着陈迹一向北行,不到一刻钟,文若面前俄然呈现一块庞大盆地,盆地至上耸峙着一座百米小山,仿佛一颗神仙掌插在绿洲之上。那小山表面较着,山路回转,环绕直上,如一条轻纱薄绢系在山间,山顶被树叶遮得严严实实,模糊漏出一角微光,跟着月影扶摇,忠承寺的面纱渐被黑夜所割开。
文若仓猝跑上前去,烛火之下,一名白发老翁正跪于两灯烛火之下,文若定眼一瞧,那人不是府上主簿陈富,又是何人?
“父亲之以是让裴先生将手札转交于我,定是当作最后遗言,信中另有很多首要细节未曾流露。父亲当年为何要返回交州任职?既与西宁王是存亡兄弟,留在姚州岂不更好?为何要将这几箱黄金交予西宁王?暗里藏匿岂不更好,何必多次一举?另有,当年西宁王妃一事,信上一句也没有提及,据此看来,父亲并不筹算将此事申明,莫非是怕我方命不为?”
“我问你,这偌大府上为何连个下人都没有,人都到哪去了,我父亲大人现在那边?”
文若大怒之下,举起信纸,本想将其撕成碎片,却不知为何双目深陷,闭眼长叹,闷气咬牙,点头不止。文若大喘几口粗气,止住泪水,将信纸原封不动拆回胸口,别了裴先生,从马车顺手牵了匹马,也不管这些黄金如何措置,如风普通直奔山下,原路奔回交州。
文若傻眼坐在车中,一时候难以置信,心想道:“就算父亲收了甘锰百斤黄金,可这五辆马车如果皆有铜箱在内,黄金重量不下五百,如果忠承寺的裴先生处也有几辆马车,那父亲岂不是手握千斤黄金?既是如此,可又为何将这些黄金交予西宁王殿下?父亲所说愧悔之事,定是当年那桩旧事,莫非父亲是为我宦途筹算?还是说父亲与西宁王仍有着不成豆割的干系?”
车马又向北行了一个多时候,进入一片阵势深洼的连缀山林,谙熟车路的马夫将马缰勒紧,转过方向,驶离官路,缓缓而行。这片郁葱无底的深林并无明路可走,文若小憩半晌,不由醒来跟着马夫辨路。林中湿气很重,仿佛不像有人居住的陈迹,更别说藏匿一座不大不小的寺庙了,文若心有思疑,但天气已深,身后的官路也被淹没在茫茫林海当中。
“父亲?父亲!您可否无恙?”文若俄然想起父亲病情,定是旧疾复发,卧床难起。
待文若醒来,已是入夜。文若不知睡了多久,掀起车帘,扣问马夫,才知马队已出了交州境内,再过一个时候便可到达忠承寺。文若醒神后,手掌轻抚着铜箱上的连环大锁,眉头舒展,脑中思路飞转,一觉醒来,仍想不出此中通俗之处。
“母亲!”文若痛不欲发展嘶一声,跪着爬进血泊,紧紧抱着杨氏尸身,几欲昏迷。
文若非常不解,府中马夫倒是不起戒心,进了寺庙当中,文若扣问火线才明白,本来面前这位裴先生是个聋哑人,听不见,说不出,天然不会答话。
文若回到长史府,更是感觉奇特,长史府仿佛也被掏空似的空无一人。城东荒废多年,人迹希少,缺了火食,文若倒是了解,为何只是一夜未归,这长史府就俄然连个活人影子都寻觅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