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李国平轻笑道:“这小子这是作何,罢,落子落子,由他去。”连连催促福伯。
“琴”在明朝前期全真教高道们的思惟中,是令人清心寡欲、惹人得道成仙的东西,也是一个超然绝俗的审美意象。而张三丰在《一扫光道情十二首》中却流暴露对“琴”的否定,他说:“一扫光,照见灵,朝游暮宿小巧亭。醒也宁,睡也宁,春来无处不青青,达聪不听有弦琴,明目须读无字经。毋恍忽,毋窈冥,常宁常静常惺惺。”“达聪”是相对于普通之“聪”的大聪、至聪。张三丰以为“达聪”之人是不听“有弦琴”的。本来,他对“琴”的否定,并非否定“琴”,他所否定的是“有弦之琴”而去寻求那“无弦之琴”。
李煦宁自其屋内取了一老木制伏羲古琴,负于身背,回身出屋。待至院内,奉告李国平、福伯二人不必等待其便闪身而去。
非论这丹道仙术性命双修,又或是这道器乐曲形神俱妙,均是为入于天赋有为之境。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虚空粉碎,神升太清。
宋末阁皂宗羽士郑思肖将“无弦琴”引入了玄门文艺思惟中,提出“搏无琴之琴,出无声之声”的命题。一方面,他以为“无弦琴”能够给人一种天然、悠长的审美愉悦之情,他说:“宜彼无琴之琴,无联可寻。虽无宫商,至乐悠长;欲辨玄黄,狂见荒唐。动静泯亡,远迩苦楚;不知其方,天然成章。”另一方面,他将“无弦琴”加以宗教性阐释:“无琴之声,琮琮垮垮。与一气同生,与两曜同明,与四时同业,与万物同荣。”“无弦琴”已成为六合万物的本源——气或道——的化身。是以,郑思肖说:“奚其琴?奚其弦?奚其声?三者悉泯于无迹,然后吾之心始出;吾之心出,然后与万化冥而为一。”人们便能够通过“无弦琴”达到复归于道、与万化冥合的长生境地,这也是一种“道一美”闪现的审美之境地。以是张三丰以为修行的真诀乃“吹的是无孔之笛、弹的是无弦之弦”。
从玄门文艺思惟上看,“有弦琴”奏出的是“世乐”,而“无弦琴”奏出的则是“仙乐”。据《随机应化录》记录,有人问何道全“世乐”与“仙乐”的异同:“师日:世乐者,乃宫商角徵羽,郑卫之音也。乱其耳,动其情。仙乐者,是物外之浊音,正其心,定气神。听世乐则放荡淫邪,闻仙乐则和蔼颐真。客又日:何谓仙乐?师云:无孔笛,无弦琴。”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弦琴”之乐也是一种“世乐”,它乱人耳目、动听情欲,是一种流俗的郑卫之音。而“无弦琴”乃是“仙乐”,因为它让民气正神定,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妙之音。这类“无弦琴”的思惟深深植根于道家、玄门对“静”的寻求。《老子》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日:“乃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但是道之实盖隐于无矣。”
而道有三候三关,法用九琴九剑。修道者,其层主要知“三关三候”。大略不过四言,有为以后,继以有为,有为以后,复返有为罢了。“九琴九剑”则为至心、道心,源于河洛之西方庚位,河洛对应阳数为九,预示真铅。故言“法用九琴九剑”。
庄子曾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鼓琴”则“有成与亏”,“不鼓琴”则“无成与亏”,大道是浑全的、无成无亏的。是以,无成无亏的“不鼓琴”才是庄子美学乃至道家美学所要寻求的大道境地,“不鼓琴”才气“鼓”出“鼓琴”所不能鼓出的天籁之音。《列子》在《庄子》之“不鼓琴”的根本上提出:“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列子》将对“文”的寻求引向了“弦”以外,奠定了“无弦琴”境地天生的根本。东晋陶渊明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梁代萧统进一步讲到:“渊明不解乐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则抚弄以寄其意。”可见,“无弦琴”成为了文人雅士所要寻求的超脱清闲、自在适性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