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矜,故长。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澹兮其若海﹔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象无形﹔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七章
以其生之厚。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不自是,故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大器晚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何谓贵大患若身。
强其骨。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故满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够悠长。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大音希声﹔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上德若谷﹔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奠不辍。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知名。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敦兮其若朴﹔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法律滋彰,盗贼多有。
出世入死。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夷道若颣﹔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