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 > 第23章 收获满行囊(杭州八史)
《杭州当代都会史》(浙江群众出版社2011年版);
2、《杭州文明景观史研讨》
林正秋平生著作较多,大多是对杭州这座都会汗青的研讨与考据,不过最费时、吃力的写作,莫过于“杭州八史”,别离是,《南宋都城临安》(包含续册《临安都城研讨》)、《杭州当代都会史》、《杭州都会扶植史研讨》、《杭州西溪湿地史》、《杭州饮食史》、《杭州地名史》、《杭州文明景观史》与《浙江经济文明史》等。
林历数这十个城门的来龙去脉,十大城门历代的窜改,从而窥测到历朝历代这个都会的变迁。所谓“以小见大”,不起眼的地名,以及视若无睹街巷称呼的背后,流淌着这块地盘非同凡响的文明血脉。
8、《杭州地名史》
第八章明朝西湖十景诗词;
三《杭州当代都会史》
史学家徐规在序言中写道:“作者查阅多种质料,探幽索微,勾画出南宋皇宫的概貌与特性,并鉴定南宋前期皇宫殿阁之范围已靠近北宋汴京的程度。”
雍正年间,增加到“西湖十八景”;
钱弘佐期间(在位七年):新建寺院四二六所:报国千佛院、华藏院、广济院、宝乘院、资崇院、尊胜院、甘露院、智果寺、鹫峰禅院(灵峰寺禅)、灵鹫寺等;
一九八六年,此书获得杭州社科优良著作一等奖。
除了著作以外,他的论文分离在各个报刊上,触及范围遍及文史类的各个范畴,包含餐饮、宗教、减灾、地情、地名、良吏、贤人、对交际往、民风风俗,直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如此丰富的研讨服从,在人生有限的光阴中,在杭州史册上,恐怕是历朝、历代如许的学人也是为数未几的。恰是林与同事们的不倦尽力,令人们垂垂体味到,杭州的汗青文明,特别是宋室南渡后,中国文明中间,实际上已经过黄河道域转移到了江南,作为南宋都城的临安(杭州),不但山川娟秀,更有厚泽的文明秘闻,集合了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如许的看法深切民气,世人对这个东方古城不由刮目相看。
《杭州汗青文明研讨》(杭州出版社1999年版,荣获杭州市社科优良著作二等奖);
人说“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好是杭州”,他将天下的三十六个被称为“西湖”的水域停止了全面考查,从而证明杭州西湖的确是最好的一个。全书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西湖的构成;
一《南宋都城临安》
《西湖文明景观史研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杭州,作为一座汗青文明名城,遗存了大量的文物与古籍,只是千百年以来,光阴流转,很多空中的文物早就烟飞灰灭了。但是地名仍在,虽历经千年风霜雨露,老桥犹存、地名犹在,诸如,元同桥、宝善桥、佑圣观路、皇亲巷、武林门等。
注3,《陶庵梦忆》为明末清初作家张岱著,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所记大多是作者切身经历,将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摘自收集)。
第五章北宋墨客与《西湖百咏》;
《杭州都会那些设史研讨》,将杭州都会扶植置于全部杭州汗青文明生长的大背景下,考查了不应期间杭州都会扶植的过程、特性、重点、代表性工程,表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惟体例,从详细的都会进步演示出全部汗青画面。
台湾学者黄宽重(注2)以为,一九八0年至一九九0年的十年是南宋研讨的成耐久,首要专著有林正秋的《南宋都城临安》与他的论文《南宋期间杭州的经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