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风雨楼内的屋子皆是高梁阔柱,不似沁心楼内格式小巧,燃上四五个炭盆全不敷以令屋内和缓过来,是以他便命人在书房一角设了高大的铜炉火盆,将枯燥的松木置于此中燃烧,便似塞外之人的篝火普通,烈烈燃烧中松木不时收回“噼啪”爆裂之声,又有浓浓松香,倒显得格外豪放。
司马玉楼仰身靠在椅背上,长长伸了个懒腰,起家往沁心楼去寻锦依,面上暴露一丝成竹在胸的淡淡笑意。
而江南丝府每年利润所得,亦是要由户部经手再入国库的。
但他一个内侍,又敢贪多少?如许私募银钱的,此中所得必不是小数量,他怎敢有这么大的胆量?
想起前几日与太子偶遇,他神奥秘秘地靠过来,似密切地对本身道:“玉楼兄,义善堂手笔可真不小,让出那很多胡商的红股,如许赢利的好机遇,你怎就白白拱手于人了?”
但是这只是在西域商道未开之前,西域玉石成品因门路艰险,难以运输至中原,是以才奇货可居罢了。待几年后商道开启,自会有大量胡商涌入,当时的玉石便不如眼下值钱了。
虽则冷了些,但司马玉楼还是整日待在风雨楼里。这个夏季,他极是繁忙不堪。
幸亏义善堂在江南囤的粮食极多,一时倒不至于断了粮,若如往年普通待开春才运粮畴昔,今个夏季饿死的人便更是多了数倍不止。
江南丝府这般亦官亦商的特性,又兼着宫中贡品的差事,主事官员却不是由吏部派任,而是一贯由宫中内侍府的人兼任。现在的江南丝府主事恰是内侍大总管、天子面前最得力之人窦允。
但他毕竟耐久在天子身边当差,这职务便也是兼着的,真正办事之人是窦允的亲信,名唤戴明。
江南丝府公开里筹私股,为的不过是私利罢了。世人都说宦官爱财,像戴明如许的,眼睁睁看着多量的丝绸换成了大笔的银子,终究却要经户部流入国库中去,若说他一点贪念没有,那是无人能信的。
威远侯那间典行,却恰是如此。本来本是为着兵部拨款,不免有些与桓庭之间隐蔽不得为外人所知的粮晌款项,由此典行变更更加便当。
反倒是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更是深受西域人的爱好,商道通了后,赢利的自是从中原往西运送的买卖。
这些东西,是送给太子的。
他拿着齐琮从梁州传返来的信,重又看了一遍,信中言道新任梁州刺史何宏宇未由官驿通道,擅自派了人往京中运送多量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