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子移了两张小长几,摘下一张琴,一张瑟来。玙姑也移了三张凳子,让子平坐了一张。相互调了一调弦,同黄龙各坐了一张凳子。弦己调好。玙姑与黄龙商酌了两句,就弹起来了,初起不太轻挑漫剔,声响悠柔。一段今后。散泛相错,其声清脆,两段今后,吟揉渐多。那瑟之勾挑,夹缝中与琴之绰注呼应。粗听若操琴鼓瑟,各自为调,谛听则如珠鸟一双,此唱彼和,问来答往。四五段今后,吟揉渐少,杂以批拂、苍苦楚凉,磊磊落落,下指甚重,声韵繁兴。六七八段。间以曼衍,愈转愈清,其调愈逸。
交心之顷,大家己将乐器归复原位,复行坐下。扈姑对玙姑道:“潘姊如何多日未归?”玙姑道:“大姐姐因外甥子不舒畅,闹了两个多月了,以是未曾来得。”胜姑说:“小外甥子甚么病?如何不从速治呢?”玙姑道:“可不是么。小孩子调皮,治好了,他就乱吃;以是又发,已经发了两次了。何尝不替他治呢!”又说了很多家常话,遂立起家来,告别去了。子平也立起家来,对黄龙说:“我们也前面坐罢,现在怕有子正的风景,玙女人也要睡了。
说着,同向前面来,仍从回廊行走。只是窗上已无月光,窗外峭壁,上半截乌黑烁亮,下半截已经乌黑,是十三日的玉轮,已经大歪西了。走至东房,玙姑道:“二位就在此地坐罢,我送扈、胜姐姐出去。”到了堂屋,扈、胜也说:“不消送了,我们也带了个苍头来,在前面呢。”听他们又喁喁哝哝了好久,玙姑方回。黄龙说:“你也回罢,我还坐一刻呢。”玲姑也就告别回洞,说:“申先生就在榻上睡罢,失陪了。”
黄龙子道:“你既明白这个事理,应须晓得好便是坏,坏便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事理。”子平道:“这个事理实不能同。月球虽无圆缺,实有明暗。因永久是半个明的,半个暗的,以是明的半边朝人,人就说月圆了;暗的半边朝人,人就说月黑了。初8、对三,人正对他侧闻,以是感觉半明半暗,就叫做上弦、下弦。因人所看的方面分歧,唤做个盈亏圆缺。若在二十八九,玉轮全黑的时候,人若能飞到月球上边去看,天然还是明的。这就是明暗的事理,我们都晓得的。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必然不移的事理。半个明的终久是明,半个暗的终久是暗。若说暗便是明,明便是暗,理性总不能通。”
扈姑遂从襟底取出一枝角来,光彩夺目,如元玉普通,先缓缓的吹起。本来这角上面有个吹孔,中间有六七个小孔。手指能够按放,亦复有宫商徵羽,不似巡街兵吹的海螺只是“呜呜”价叫。听那角声,吹得哭泣顿挫。其声悲壮。当时玲姑已将箜篌取在膝上,将弦调好,听那角声的节拍。胜姑将小铃取出,左手揿了四个,右手揿了三个。亦凝神看着扈姑。只见扈姑角声一阕将终,胜姑便将两手七铃同时取起,商商价乱摇。铃起之时,玙姑已将箜篌举起,苍苦楚凉,紧钩漫摘,连批带拂。铃声已止,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如暴风吹沙。屋瓦欲震。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不对落,应机赴节。
此时三人在靠窗个梅花凡旁坐着。子平靠窗台甚近,窍姑取茶布与二人。大师静坐吃茶。子平看窗台上有几本书,取来一看,面子上题了四个大字,曰“此中人语”。揭开来看,也有诗,也有文,惟是非句子的歌谣最多,俱是手录,笔迹娟好。看了几首,都不甚懂。偶尔翻得一本。中有张花笺,写着四首四言诗,是个单张子,想要抄下。便向玙姑道:“这纸我想抄去,能够不成以?”玙姑拿畴昔看了看,说:“你喜好,拿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