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夕是仅次于除夕的大节,所谓“八月十蒲月正南,生果石榴列满盘”, 此时生果蔬菜俱是歉收,普天同乐,欢度佳节,一碗面馆里也不例外,早早就忙活起来了, 连人小手小的穗穗也拿了抹布,将柜台仔细心细擦了一遍。
“你如果能看出它是好东西,还用得着在这破店当伴计?”小公子挑起眉梢,仿佛一副纨绔后辈的模样,斜着眼睛去瞄季美人,“美人如果缺银钱,便去城东姜府找我,我定不会虐待了美人的。”
信安县的酒楼大多已经将门面补葺装潢,另有在自家门前扎了彩绸的, 打眼望去,一整条街上都焕然一新,连过路行人的脸上都弥漫着欢乐的笑容。
季鸿看着那诗,感觉有些眼熟。
“不吃送客。”季鸿不答,扔下一块东西就回身要走。
甚有人嘲笑道:“如许败落小店做的吃食,你们也不怕吃得虫子出来。”
只可惜当下没有冰箱,而冰库冰鉴也不是他这类小户用得起的,只能将月团密封在瓷坛里,出院井里降温,暮秋井水沁凉,吃起来倒也没甚么分歧,只是不能久放,最好是当日做了当日便卖光。
店里没有多余的闲钱供他们攀比门堂,但扯一个新幡子的钱却还是有的, 素净亮丽的写着“食”字的幡子扬在风中, 看得余锦年表情都开朗了。他又跑光临街的木工店里, 买了几根木条和几块薄木板, 都是剩下的边角料了, 也不值甚么钱, 只费钱令木工徒弟按他的要求, 给木条切出了榫头榫眼和一条奇特的凹槽。别的,还买了几个月团模型,都是刻着月纹、花草、兔子等图案的,和内里那些大酒楼里的福禄寿喜月饼比拟,清爽敬爱多了。
季鸿闻声看了一眼,是个穿着鲜丽的小公子,因刚才那会儿人多,也没重视到他是甚么时候出去的,身边还带着两个家仆,并且在中秋如许的天还在摇扇子,好一副大族做派。
余锦年将立牌摆好,便钻进了厨房。
“甚么?”季鸿坐在床上,翻着本日的帐本,头发湿漉漉地披在肩头。
小公子被吓了一瞬,很快就被面前男人的边幅吸引去了,一时惊为天人,语塞道:“你,你这里有甚么?”
季鸿头发和婉如墨,反衬得他皮肤过分白净,显得有些病态了。余锦年诊他舌淡脉弱,食少体弱,手足发冷,面色无华,应是气血不敷,肺肾亏虚,去何家那次半途眩晕心悸,也是这类的弊端导致。虽看着严峻,动一动就又喘又晕,娇弱得不可,实在对余锦年来讲委实算不上甚么大弊端。
……
余锦年啧啧感慨:“真是财神下凡。”
“我,我也要,这各色味道来一套!”
“如何不早来叫我!”姜秉仁将用来显摆的折扇插在腰间,撩起衣摆就要跑,出了门还不忘转头朝季鸿眨眼,喊道,“记得来姜府找我啊!”
季鸿:…………
这东西在余锦年的天下到处可见,在大夏朝倒是没有的。就算是季鸿看来也非常别致,他方才看着少年用力敲打着木架的榫卯,很想帮一帮,却不知从何动手,只是如许一走神,余锦年就已经拼好了,还从兜里取出一块白善土来。
季鸿诧异了一下:“这是……月团?”
对男人这类懒得伸手的风格,余锦年已经风俗了。
有了季鸿这类公子哥儿给他试菜,余锦年便放心大胆地将做出来的一批冰皮月饼拿出去试卖,还将各色各味月团切开了十几只,摆在店门口作试吃活动。
人还没摸到手,姜秉仁已是想入非非,一双杏眼滴滴乱瞄,在季鸿屁|股上打转。
他的医治关头就一个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