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见《亲信痛》。

附子(二钱,制) 半夏(四钱) 炙草(一钱) 粳米(五钱,布包) 大枣(一枚)水二杯,煎八分,温服,日夜作三服。

五皮饮 此方出华元化《中藏经》,以皮治皮,不伤中气,所觉得治肿通用之剂。

生脉散 却暑良方。

人参(二钱) 半夏(四钱,俗用明矾制者不成用,只用姜水浸二日,一日一换。净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摅起蒸熟,晒干切片用)长流水入蜜扬二百四十遍,取三杯半,煎七分服。

百合汤 治心口痛诸药不效。亦属气痛。

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山栀 大黄 芒硝(各五分)黄芩 石膏 桔梗(各一钱) 甘草(二钱) 滑石(三钱)水二杯,加生姜三片,煎八分服。自利去硝、黄。自汗,去麻黄,加桂枝。涎嗽加半夏、五味。

真武汤(仲景) 镇水逆,定痰喘之神剂。

薯蓣(三非常)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非常)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 阿胶(各七分) 芎 芍药 白术 麦冬 杏仁 防风(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干姜(三分)白蔹(二分) 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肚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分,去声。古以二钱半为一分。)大黄 虫丸(《金匮》) 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哀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伤,内有干血,肌肉甲错,目黯黑,缓中补虚。

香苏饮 治气痛。统统感冒俱佳。

防风 附子 天麻 枣仁(各二钱) 羚角 肉桂(各八分) 羌活 甘草(各五分)水二杯,煎八分,入竹沥五钱,姜汁二钱五分服。

泽泻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 白术(各二两) 桑白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大腹皮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五分)上 咀,每服一二两,水二杯,灯草三十根,煎八分,食远服。如病重者,可用药二两,又加麦冬及灯草半两,以水一斗,于沙锅内熬至一大碗。再下小锅内,煎至一钟。五更空心折。

桂枝 生姜(各三钱) 甘草 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大枣(三枚)水三杯,先煮麻黄至二杯,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温服,日夜作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上即愈。

炙甘草汤(《金匮》) 肺燥、肺痿、咽痛、脉代等证。

六君子汤 此方为补脾健胃、祛痰进食之通剂,百病皆以此方收功。

启隔饮(《心悟》) 治食入即吐。

中风方

茯苓(四钱) 白术 桂枝(各二钱) 炙草(一钱五分)水二杯,煎八分服。

小青龙汤方见《伤寒》。

麻黄人参芍药汤(东垣) 治吐血外感寒邪,内虚蕴热。

小续命汤(《令媛》) 中风总方。

发笑散 治统统血滞作痛如神。

干姜(一钱,炒) 甘草(八分,炒) 杏仁(去皮尖,六分,炒) 肉桂(六分)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杯,煎七分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一钱。

水肿方

水肿方

加减小柴胡汤 治发热咳嗽。

白芍 当归(各二钱半) 黄连 黄芩(各一钱二分) 桂(四分) 槟榔(一钱) 木香(六分) 甘草(四分) 大黄(一钱,虚人不消) 浓朴(一钱,炙) 枳壳(一钱) 青皮(五分)水二杯,煎八分,温服。小便倒霉,加滑石、泽泻;滞涩难出,虚者,倍归、芍,实者,倍大黄;红痢,加川芎、桃仁。

推荐阅读: 师士传说     贞子怀孕计划     仙之九品芝麻官     萌妻天降:最强校园女王     杀神之神     独宠萌妃:腹黑世子快躺好     重返80,从古玩崛起     飞舞吧,刀片君     刀锋战士     武氏有女     一拳之地面最强     撞个帅哥做老公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