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 > 第8章 附录:本卷大事年表
581年(陈太建十三年,隋开皇元年),北周静帝让位于隋王杨坚,北周亡。杨坚称帝,是为文帝,国号隋。
265年(曹魏咸熙二年,西晋泰始元年)十仲春,魏元帝禅让,司马炎称帝,曹魏亡,西晋始。
402年(元兴元年),桓玄之乱起,孙恩兵败他杀。
442年(刘宋元嘉十九年,北魏承平真君三年)正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至道坛接管符箓。
352年(永和八年),冉魏亡。燕王慕容隽称帝,都邺,史称“前燕”。同年苻健称帝。
476年(刘宋元徽四年,北魏承明元年),北魏献文天子卒,冯太后以太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开端政治鼎新。日耳曼雇佣军废西罗马帝国末帝,西罗马帝国亡。
494年(南齐隆昌元年,延兴元年,建武元年,北魏太和十八年),南齐内哄,齐明帝萧鸾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正式迁都洛阳。
496年(南齐建武三年,北魏太和二十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诏改姓。
395年(太元二十年),罗马帝国分裂。
431年(元嘉八年),胡夏攻西秦,西秦亡。吐谷浑击胡夏,胡夏亡。
509年(南梁天监八年,北魏程度三年),北魏崇佛。
556年(南梁绍泰二年,承平元年),西魏亡。
405年(元兴四年,义熙元年),谯纵叛晋称王,据成都,史称“西蜀”。西凉迁都酒泉,以逼北凉。
471年(刘宋泰始七年,北魏皇兴五年,延兴元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让位,子拓跋宏继位,是为孝文帝。
578年(陈太建十年,北周建德七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卒,北周开端堕入混乱。
258年(曹魏甘露三年),鲜卑拓跋部在阴山南麓的盛乐停止大会,开端定居于此。
351年(永和七年),后赵亡。氐族豪帅苻健自称天王大单于,都长安,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374年(宁康二年),匈奴人超出伏尔加河,日耳曼蛮族诸部开端大肆入侵罗马帝国,欧洲民族大迁徙。
329年(咸和三年),石勒杀刘曜,前赵亡。
498年(南齐建武五年,永泰元年,北魏太和二十二年),齐明帝萧鸾卒,子萧宝卷继位。
318年(东晋太兴元年),司马睿即帝位,东晋始。刘聪卒,子刘粲继位,被杀,刘曜继位。
397年(隆安元年),鲜卑秃发乌孤称王建国,史称“南凉”。后凉匈奴豪帅沮渠蒙逊建国,史称“北凉”。
527年(南梁浅显八年,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梁武帝第一次捐躯同泰寺。菩提达摩到广州。
550年(南梁大宝元年),东魏亡。高欢子高洋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南梁封侯景为汉王。北齐和西魏别离封萧纶和萧詧为梁王。
455年(刘宋孝建二年,北魏兴光二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城,大掠十四日。
422年(永初三年),武帝刘裕卒,少帝刘义符继位。
公元57—75年(东汉明帝期间),楚王刘英崇尚浮图,传申明帝调派使者到印度寻求佛法。
421年(永初二年),北凉攻西凉,西凉亡。
547年(南梁中大同二年,太清元年),梁武帝第四次捐躯同泰寺。
384年(太元九年),前秦苻坚部将鲜卑人慕容垂自称燕王,史称“后燕”。慕容泓称济北王,史称“西燕”。羌人姚苌称秦王,史称“后秦”。
337年(咸康三年),鲜卑豪帅慕容皝(读如恍)称燕王,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史称“前燕”。
400年(隆安四年),西秦王降后秦,西秦亡。北凉敦煌太守李暠(皓的异体字)建国,史称“西凉”。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开端入侵不列颠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