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轻易信来了,却绝口不提叶文心,只问他在穗州过得惯不惯,又说要派了高升到穗州来服侍他,先时一封一封信过来讲要买屋子置财产,此时也不再提了,反说些书院学院的话,都离得穗州很远,得往徽州湖州去。
石桂天然也不能说晓得,看着她满面迷迷蒙蒙想说又说不出来,吴夫人到底派了个老嬷嬷跟着,这颗心提着就放不下来,两个都是呆的,也不晓得回门那天到底成没成事儿。
石桂把这番热烈奉告她,叶文心却只笑一笑,拿了一张纸笺出来:“我跟荫堂说定了,今后第一个孩子,非论是男是女,都叫颂心。”
吴女人吹吹打打出了门,坐在床上等着上轿的时候还不诚恳,把吴夫人气的要掐她的胳膊,临到要出门了,还没捞着空说伉俪之事,嬷嬷说一句,她能问出一百句来,干脆给她塞了一本小册子,说要伉俪两个一道翻开。
她是见过明月的,她还算练过刀剑,姚墨客一个墨客她都受不住,换作石桂可如何了得,想了半天没体例,只好奉告她:“结婚那天夜里你受不住了就哭。”
石桂若不是走这么一圈,那里晓得瑞叶在这一带的分缘竟这么好,她早早看过这个处所,还想着开个饭铺的,只家里一向有事,既偶然也有力再拿出钱来开饭铺。
宋荫堂一句也没承诺,既晓得了家中白叟不肯认,也就不再提了,还跟着人学医,不独是中医,连西人堂看病都去了,倒觉着很有可学之处,一样样对比写出来,跟叶文心两个会商。
一天八百份如何也少不了,倒是城里,店才开张,一日能卖出去二三百份,就已经算是好的,这一家店就交给瑞叶绿萼两个来打理。
可丝缎经不得油烟,她细心探听过了,本地的丝户都是趁早洗丝,丝户洗丝的时候,不准民人用水,垂垂这些人家干脆都住在一处,临水而居,穗州又没夏季,不必破冰,只还按着点来洗丝,等民人用水时,脏水都已经往下流去了。
反是吴女人上门一回,回门那天吃紧叫了人来请石桂,石桂去得晚了,她还焦急,拉了她进屋子去:“你娘是不是也不肯奉告你?”
吴女人拿她当作要好的女友,内心想着天下当娘的都一样,这事儿头一回可不吓死人了,可要她细说,她却可贵不美意义张口了。
石桂内心好笑,嘴上去应了,看她脸上红晕更盛,眼睛亮闪闪的,可贵提及话来竟有些和顺,再看吴夫人满面是忧色,恨不得念佛,更加觉着好笑,拿了喜饼喜糖告别出去,往叶文心那儿去了一趟。
瑞叶自知没有石桂无能,理家事她是一把妙手,可做买卖她是真不成,本来在叶家最多也就管管帐,还是每月里定时就能拿到钱的,她要干的不过是把这一笔钱花消出去,现在可不一样,如何赢利她还真没干过。
吴家这回是嫁女不是入赘,急巴巴的置下了小院子,又调派了人手,吴夫人倒也不怕丫头婆子们不平管束,自家这个女人,嘴巴懒得动,拳头却爱动,又有个打跑了匪人的名声在,哪个还敢再作耗。
这回攀亲把家底掏了个精光,就是叶文心再陪送嫁奁银子,他也不肯用这些钱,瑞叶被绿萼这么一说,反而动起动机来。
程先生的小院子是租的,可不是买来的,年年还得付房钱出去,开了私塾也是年年刚够赡养他自个儿,若不是有一笔润笔的银子在,早就租不了屋子了。
只要夏季气候合适,平常便纺纱棉织布,每年这个时节里,河边的丝户都静悄悄无声气,石桂想在那儿开一间饭铺,看蚕的时候半晌不能离人,竹筒饭还能送饭上门去,雇两个聪明的伴计,不愁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