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许的人门上见很多,见那小子穿戴短褂,那里似个读书人模样,一双草鞋还露了脚指,只晾着不回报,等他把个石头凳子坐得热了,也没能进大门。
石桂就在门边唤了一声:“宋小相公可在?”
石桂才进了叶氏的院子第一天,就被提到了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身边的璎珞笑一声:“二太太再有甚个急事,也且等等,老太太念佛的时候,是听不着的。”
厥后能进门,是他坐得太久冷风吹在身上,又不知饿了几顿,昏倒畴昔,门上人这才怕起来,从速扶到耳房灌上两口热茶,人还未醒,摸了身上藏着字纸,这才慌起来。
春燕开了箱子捡出一套文房来,叶氏原叮咛了叫她送去,可她有了年纪,那一个也不是黄毛小儿,又是到外院去,总归不当,眼儿一溜,廊下几个丫头都到了知人事的年纪了,小的又怕不慎重,叫人探听了事去,看到石桂身上,微微一笑:“石桂,你把这个送到竹林精舍给宋小相公去。”
石桂还是一样,只带耳朵不带嘴,说很多了,春燕在里头咳嗽一声,小丫头们吐吐舌头,各自缩了脖子不再说。
事报到叶氏跟前,着人去问,公然对答出来,这还不是远亲,同一个高祖,还没出五服的亲戚,管事的挨了一顿骂,派人报上去,老太爷闻声是个少年人,这才肯见,见了人再看文章,晓得家中无人,族里没人可靠,不想就此务农废了诗书,这才厚着脸皮过来相投。
报给了管事的,管事的也不敢拿主张,如果扔出去惹出事来,如何也担待不起,叫厨房里奉上粥汤,他连喝了三碗,肚里还不饱,又下了一碗光面条来,葱花都没一颗,还全吃尽了,仍不肯走,要见宋老太爷。
此次回籍才避过人住到别苑,就是图个清净,可再没有不通风墙,宋老太爷也有长随,老子大哥了回籍歇着,另有儿子顶替了当差,总有那么两三个露动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