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石桂就起来把被罩拆了,这被子也不晓得多少人盖过,边上都油得泛光,她人小力薄,好轻易锤打洁净,却如何也绞不干,支到竹杆子上滴了一地的水。
她句句话阿谀了陈娘子,晓得石桂定到了宋家,一叠声的赞:“还是姆妈有手腕,那家子可不好进人的。”
莫名其妙到了这处所,觉得这辈子就是在村里头度日了,再没想到经了一旱一蝗,她连自在身都没了。
石桂只当没瞧见,把本身清算洁净,连桌上的碗筷都洗了,跟着陈娘子出门,来的时候内心惊骇,没有多看,买汤的时候也只走到巷子口,这一起出来,才见着炊火人家。
这宅子是预备了给很多人住的,院子大厨房也大,院里围了笼儿养鸡,里头三个灶台只一个点着火,陈娘子叫一声郑家姐姐,里头便出来个小丫头,看着十来岁,先叫一声陈妈妈,跟着扫一眼石桂,脸上堆了笑,拿了一碟子麻糖桔子出来。
乡间那样苦,可这儿竟不一样,石桂没见过,只当是繁华了,可却还闻声人叹,这一干旱连着吃食都少了,麻油价贵,点茶拌面都少有,说这话的总算另有面能吃。
石桂听着发寒,只作不懂,就在地上打地铺,陈娘子吹了灯才道:“你是白姐姐托了我的,我自给你寻好地界去。”
陈娘子昨儿贪酒,夙起瞥见被子洗晒了,桌上有小米粥跟摊面饼子,到底喜好石桂肯干,银柳又没起来,她坐下吃粥时,冲那屋子嘲笑一声。
像刘家似的,到镇上去,开小铺子做买卖,喜子还能读书,比看天用饭要保险很多了,石桂盘算主张,搓搓手呵上口热气,往陈娘子屋里打地铺睡了。
一角酒满是陈娘子吃了,小菜倒留了些给银柳石桂两个,石桂吃了两个白面馒头,明天她不敢多吃,摸清了路数就放开肚子,吃了两年的榆树皮磨粉掺着玉米面做的窝头,见着这白面的,由不得她不咽唾沫。
陈娘子的儿子在船埠上打长工,生得一膀子肉,夜里返来了坐到小桌边,一座山似的,分面时银柳给他满满一碗,浇头上的笋丁都要掉下来,却跳开石桂,叫她吃光面,陈娘子拿筷子敲敲碗沿:“但是石桂和的面烧的灶?”
那几个都是定了货她才去收人的,小本买卖,真要五两五两的买人,陈娘子手上也没这很多现钱,别个付了定,她自家补助些,如果不要人,定钱也不退。
等陈娘子醉酒去睡,银柳歪在桌边,杏眼含着水光,面上似敷了胭脂,掸一掸长指甲:“那宋家有甚个好,消夏的别墅,在主子跟前脸都难露,你还当是好去处呢。”
石桂不知她说的是造化是甚么,昨儿的杏子也已经是“好造化”了,怕得颤栗,却还是笑容相送,回身默不出声把家里的事儿都干了。
石桂听了这话,膝盖一软,天灾*都叫她赶上了,由着别个捏了她的命,才晓得发发慈悲不是一句笑话。
陈娘子能办下这桩事来,内心甚是对劲,使石桂到巷口酒坊打了一角酒,又让银柳整治两个下酒菜来,大郎出去了,银柳甩了手偷懒,自个儿摸出钱来,让石桂到外头买了一屉儿蒸小饺子,又切了一个猪耳朵来。
宋家的老太爷大驰名头,他在太子太傅上告老了两回,贤人也没允,世代读书的人家,到了宋老太爷,是家里第二个进士,儿子年青轻的又中了进士,现在宋家的老宅里,门前还竖着三对儿进士旗杆。
天上只一轮残月几颗星子,她身上穿一件旧袄,还是几年前年景好的时候裁的,穿了三个冬春,袖口领口早就起了毛边,此时紧紧拢住了,将将能挡夜里的北风。
到了小城镇,才晓得乡间的日子过得有多苦,上辈子的事只余下零散碎片,这辈子要过得好,脑筋不活不可,她已经学起捡蚕,想着能攒下一架织机来,送喜子去读书,替秋娘石头伉俪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