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兆熊与左宗棠是多年的老朋友,畴昔又同住在湘潭,过从甚密,周夫人、张氏也不躲避他。这时,他正坐在书房翻看左宗棠写的诗文,猛听得内里喊叫,赶紧站起来,已见左宗棠大步流星地跨进了屋。
柳庄一十二梅树,腊后春前花满枝。
左宗棠闲闲地说:"你这小我真怪,你当时又未跟我同梦,安知我所为耶?""做梦?"兆熊诧异地问,"你说你信上所写的都是梦境吗?""是的,一点不假。"左宗棠诡谲地笑着。
"嫂夫人,此人恰是季高。我明天要劈面戳穿他。他诬捏这个英勇的故事,实在美满是假造。季高,你明天要向筠心赔罪,你骗了她整整二十年。"欧阳笑起来。
隔一会,兆熊蓦地想起一件事,说:"季高,我此次由大梁回湘潭,在岳州城里不测遇见一名老朋友。你猜猜是谁?" "谁?莫不是吴南屏?"
左宗棠想了想,实在想不出,笑道:"你的朋友,三教九流、天上地下的都有,我那里想得出!" "曾涤生。"兆熊悄悄地说。
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
望着左宗棠那副对劲的模样,欧阳兆熊感觉非常风趣。他想,本身与左宗棠来往二十余年,竟没有完整部会他。本来总觉得他是管仲、乐毅一流人物,却不知他也有陶渊明、林和靖的胸怀。真是一名可儿!兆熊说:"像是像,不过,有最首要的一点不像。人家和靖居士是梅妻鹤子,你倒是妻儿成群。"说罢,二人都高兴地笑起来。
"他是奔丧返来的。伯母归天了。""老太太过么时候归天的?我们一点消息都不知。他本身还好吗?""他本身还好,就是老了点。此次去江西主考乡试,在途中获得讣告。本已蒙皇上恩准,乡试结束,就回湘乡省母。谁知竟不能如愿。"关于曾左之间这副嵌名互戏联,清末别史多有记录,如柴小梵《梵天庐丛录》上说:"左季高未出山时,自撰门联云: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张贴门首,(曾)公见而异之,爰草拟一联云左。其文曰:季子才高志广,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于我定见相左。此联实包含左氏之姓氏于内。左漫笔对曰:藩臣为国尽忠,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他经济何曾。亦将 (曾)公之姓名包含在内。(曾)公见而大奇,由是请左帮办军务云。""是呀!再大红大紫的人也不能事事如愿。"左宗棠又来感慨了,"涤生这些年也算是青云直上,比我只大得一岁,侍郎都已当了四五年。论品德学问是没得说的,但论才具来讲,不是我瞧不起他,怕排不得上等。"欧阳兆熊晓得,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曾有过一段风趣的相互调侃。那是道光十九年冬,曾国藩散馆离湘乡赴京,途中路太长沙住了几天。一日,左宗棠与郭嵩焘及弟郭昆焘、江忠源等人一起去拜访曾国藩。大师群情国事,兴趣很高。左宗棠爱颁发一些标新创新的观点,又最会发言,口若悬河,滚滚不断。曾国藩老是说不过他,心中略有点不快。临到客人们告别时,曾国藩笑着对左宗棠说:"我送你一句话: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定见辄相左。"话中嵌着"左季高"三字。左宗棠听后微微一笑,说:"我也送你一句话:'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也刚好嵌着"曾国藩"三字。曾国藩赞叹左宗棠的才情敏捷。二人一笑道别。虽是一段笑话,但左宗棠对曾国藩不平气的表情,便为朋友们所周知了。在这点上,欧阳兆熊与左宗棠观点分歧。他听了左宗棠的感慨后,点头说:"涤生官运是好,要说才气,别省不说,就拿我们湖南一批出头露面的读书人来讲,像涤生那样的人,少说也有十个八个。"二人正闲扯着,张氏出去,说长沙陶第宅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