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关于太师疵和少师强,《史记·周本纪》载:“纣昏乱残暴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疆(强)抱其乐器而奔周。”太师、少师都是乐官名。据《周礼·春官》郑玄注,凡担负这类官职的,都是瞽者。
(26)捞儿:也作落儿。北方方言,意为物质收益。这里指可吃的东西。
(24)剥猪猡:旧时上海盗匪掳掠行人,剥夺衣服,称为“剥猪猡”。猪猡,江浙一带方言,即猪。
注释:
(33)关于鹿奶的传说,汉朝刘向《列士传》中有以下的记录:“伯夷,殷时辽东孤竹君之子也,与弟叔齐俱让其位而归于国。见武王伐纣,觉得不义,遂隐于首阳之山,不食周粟,以微(薇)菜为粮。时有王糜子往难之曰:‘虽不食我周粟,而食我周木,何也?’伯夷兄弟遂绝食,七日,天遣白鹿乳之。迳由数日,叔齐腹中私曰:‘得此鹿完噉之,岂不快哉!’因而鹿知其心,不复来下。伯夷兄弟,俱饿死也。”(按《列士传》今不传,这是从《琱玉集》卷十二所引转录。《琱玉集》,辑者不详。宋朝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二十卷,现存残本二卷,在清朝黎庶昌所编《古逸丛书》中)
“老天爷的心肠是顶好的,”她说。“他瞥见他们的撒赖,将近饿死了,就叮咛母鹿,用它的奶去喂他们。您瞧,这不是顶好的福分吗?用不着种地,用不着砍柴,只要坐着,就每天有鹿奶本身送到你嘴里来。但是贱骨头不识汲引,那老三,他叫甚么呀,得步进步,喝鹿奶还不敷了。他喝着鹿奶,内心想,‘这鹿有这么胖,杀它来吃,味道必然是不坏的。’一面就渐渐的伸开臂膊,要去拿石片。可不晓得鹿是通灵的东西,它已经晓得了人的心机,立即一溜烟逃脱了。老天爷也讨厌他们的馋嘴,叫母鹿今后不要去。(33)您瞧,他们还不但好饿死吗?那边是为了我的话,倒是为了本身的贪婪,馋嘴呵!……”
(30)“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语见《诗经·小雅·北山》,“普”原作“溥”。
(19)妲己:商纣的妃子。《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武王克商,“杀己。”又明朝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商妲己,狐精也,亦曰雉精,犹未变足,以帛裹之。”在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也有近似的传说。
很多光阴以后,安静了;他也想睡去。俄然,扑通一声,惊得他又展开眼。同时听到沙沙地响,是爪子抓着瓦器的声音。
(11)姜太公:姜尚。《史记·齐世家》说文王在渭水之滨遇见姜尚:“与语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贤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文王身后,他佐武王灭纣,封于齐。
换了六回松明以后,那老鼠已经不能转动,不过沉浮在水中间,偶然还向水面微微一跳。眉间尺又感觉很不幸,随即折断芦柴,好轻易将它夹了出来,放在空中上。老鼠先是涓滴不动,厥后才有一点呼吸;又很多时,四只脚活动了,一翻身,仿佛要站起来逃脱。这使眉间尺大吃一惊,不觉提起左脚,一脚踏下去。只听得吱的一声,他蹲下去细心看时,只见吵嘴上微有鲜血,大抵是死掉了。
(23)“天下之大老也”原是孟轲奖饰伯夷和姜尚的话,见《孟子·离娄》:“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14)“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等语,见《史记·周本纪》:“仲春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曰:‘前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消。’”按小说中所说的《太誓》,应为《牧誓》;《尚书·牧誓》作:“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