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具已经没法辩白脸孔的尸身。
而对于韩参来讲,他们一家长幼,倒是实实在在的死了!
贤人面色安静,低头看了一眼这份血书。
这位大理寺卿连连点头,赶紧让身边的人把韩参扶了起来,这少年人跪在地上跪的久了,被人扶起来以后,只感觉面前一黑,就此昏迷了畴昔。
韩参神采惨白,对着石中矩叩首道:“我乃先父季子,三年以来,身负血海深仇,望朝廷给我韩家一个公道!”
对于长安城里的朱紫们来讲,这一次御史个人弹劾康东来的事件,只能算是一次浅显的政治斗争,斗赢了康东来或者伏法,或者被逐出都城。
已经年过六旬的大理寺卿石中矩,在少年人面前弯下身子,伸手拿过韩参面前的血书,只看了一遍以后,便大受震惊,他看了看状书最后的落款韩参二字,又伸手拍了拍韩参的肩膀,开口道:“少年人,你也姓韩,你是韩县令何人?”
见天子有些不悦,石中矩跪倒在地上,叩首道:“大理寺的端方,臣天然明白,但是这康东来毕竟有些不太一样,臣此次进宫来,就是想请贤人定夺,这件事应当如何措置。”
大理寺卿乃是九卿之一,官品固然与林简的国子祭酒一样,都是从三品,但是论起权柄,却不晓得比国子监高出了多少,毕竟大理寺的权柄,已经有了一些最高院的味道,而国子监却连教诲部都算不上。
更可骇的是,厥后蓝田县给出的公文里,白纸黑字的写了然,韩家五人是死于大火,当韩参再去诘问阿谁老仵作的时候,后者已经绝口不认他曾经说过的话,并且在以后没多久,这个仵作便分开了蓝田县,再也没有返来过。
卫寺人立即走了过来,把这份血书接了畴昔,然后摊在了天子面前。
当然,如果你官品太低,见到天子以后还是乖乖叩首比较好。
大周的宰相,普通也就是三品,官职到了三品这个级别,想要见到天子就不是一件难事了,石卿正亲身到了太极宫以后,没过量久卫忠便把他请进的天子的书房里,见到天子以后,这位大理寺卿对着天子恭敬躬身,施礼道:“臣大理寺石中矩,见过贤人。”
石卿正叹了口气,让人把韩参扶到大理寺安息,然后他又看了看这份血书,捋着髯毛思考好久以后,终究才下定了决计,对着身边人叮咛道:“备轿,进宫面圣。”
就在天子浏览这份血书的时候,大理寺卿低头道:“陛下,这是韩有圭之子韩参,本日跪在大理寺门口,用本身的鲜血写下的血书,老臣见之,也不免心生怜悯之心,是以便送到宫里来,面呈陛下。”
天子陛下这会儿正在书桌前面翻看一本杂书,闻言昂首看向了这个胖胖的大理寺卿,脸上暴露浅笑:“石卿这个时候进宫来,莫非长安城里出了甚么大案?”
也就是说,他们是先被杀了以后,又被放火焚尸!
这份血书,固然只要二百余字,但是几近是字字诛心,读起来令人忍不住心生悲悯。
天子看了看手里的血书,又看了看上面跪着的大理寺卿,脸上的神采变得玩味起来。
韩参冲动的整整两天没有合眼。
血书只要二百余字,天子陛下很快便看了一遍,看完以后,他大皱眉头,瞥向下首的石中矩,沉声道:“康东来的事情,朕不是已经交给大理寺与刑部去办了么?既然有苦主到你大理寺去状告康东来,大理寺去查就是,查出真凭实据以后,该如何措置就如何措置,石卿你在大理寺多年,如何这些端方都不懂,反而把一份状书递到朕这里来了?”
“回陛下,是臣本身来的。”
除了对峙的两边以外,那些大人物们,都是保持着张望的态度,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