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欢低声回道:“她们一个跳舞一个吹打,忙活这么大一场,你这仆人不想着如何号召,却只顾着人家标致!”
崔明德淡淡道:“公主过奖了,是崔某学艺不精罢了,哪有甚么天音不天音的。”
我回过神来,只见独孤绍笑盈盈地看我,偶尔向崔明德投去对劲的一瞥。崔明德可贵地暴露几分不悦,韦欢蹙了眉,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将托盘递到我身前,一字一句道:“二娘不敬崔二娘么?”
数九气候,我头上却一下便冒了汗,讷讷道:“十六娘的舞天然也不是凡舞,只是我没有甚么舞具能够相赠…十六娘喜好刀么?我有一把七宝短刀,还未开锋,便赠送十六娘罢。”
崔明德应我之请,拨起阮咸,韦欢便悄悄向我道:“独孤绍才出了风头,崔二必也要矫饰一番。”话未说完,果见崔明德十指翻飞,奏起一曲《千秋乐》来。
《千秋乐》本是教坊大曲,每一吹奏,多则上百,少也要十余人才得,崔明德却只用一部阮咸,便将那昌平欢畅之气吹奏得*不离十,且这乐曲是越奏越快,开首并不狠恶,崔明德偏要一开首就运指如飞,将全部调子都改得快了,教坊的乐伎只跟了几个音便跟不上,十数人皆停了乐器,惶恐不安地退开赔罪。
《千秋乐》我是听惯了的,但是一经崔明德改编,却觉昌平的喜气以外,又更多了几分狠恶恢弘,仿佛真有家国千秋的意义,而非纯真的贺寿之曲,心内赞叹,又不觉看向独孤绍――我本觉得她会不欢畅,余光一瞥,却见独孤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崔明德,面露歆赏之色,比及一曲结束,还率先叫起好来,大笑道:“可爱一曲太少,再来一曲才好。”
她既与独孤绍反目,到处都要争个高低,比斗中失手断弦,已是略逊一筹,我敬了独孤绍,又迟迟不来敬她,活力也是天然,我晓得她这份心机,忙道:“我有一具古器,二娘若不嫌弃,等回京今后,我便叫人送与二娘,今后二娘若再有兴趣,便用那具阮咸,没得让这些凡物伤了二娘的手。”
韦欢俄然用力咳了一声,我略一怔,才知本身又办了傻事――独孤绍方才赠我的马鞍镶嵌的也是七宝,我再送把七宝短刀归去,一来一往,倒显得不肯欠她情面似的,但是话已出口,又不好收回,便也只好厚颜一笑,幸亏独孤绍竟颇见机,笑嘻嘻道:“我平生最喜兵器,多谢公主厚意。”说着如男人般对我一拱手,独自归去,崔明德亦淡然退席,我长叹一口气,不大美意义地去看韦欢,韦欢趁着没人重视,对我暴露一个“早知如此”的神采,又顿时恭恭敬敬地端着托盘,随我回座,我见她这表里不一的调皮模样,不知怎地,内心竟有些瘙痒似的,满内心又体贴起韦欢的胸器形状来――不知等她长大几岁,比起独孤绍来又如何呢?
崔明德看都不看她一眼,手指轻抬,乐声自指尖缠绵而起,倒是一曲《簪杨柳》,独孤绍面露浅笑,款扭腰肢,振袖而舞,真好似杨柳随风般舒缓安闲,又似落花绕树般绸缪缠绵,满座见此,无不浅笑喝采,我也扯着韦欢的袖子道:“我只当十六娘是豪放大气性子,想不到她竟也能为此和婉之态。”又见独孤绍反身折腰,那一片酥胸如白雪般倒在面前,竟有些脸红起来,低头看了一眼本身,掖了掖衣衿,又羡又妒隧道:“我这辈子约莫也长不到如许罢。”
韦欢本来还在喝酒,闻言一顿,斜着眼将我一打量,道:“你这身长,若长了如许一对,才是吓人。”
独孤绍也走上来笑嘻嘻地向四周一扫,她早热得出了一身的汗,连肌肤也热得红透了,那汗水亮莹莹地挂在额头、两颊、脖颈、胸口,粉腻腻的一片,正如“人面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