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简史 > 第10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2)

我的书架

这个标准,也就是墨子用以证明兼爱最可取的首要标准。在《兼爱下》这一篇中,他辩论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师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

一样在墨家的观点中也没有实际的冲突。因为墨子要证明鬼神存在,本来是为了给他的兼爱学说设立宗教的制裁,并不是对于超天然的实体有任何真正的兴趣。以是他把天下大乱归咎于“迷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并且接着问道:“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墨子・明鬼下》)以是他的“天志”、“明鬼”之说都不过是引诱人们信赖:实施兼爱则受赏,不实施兼爱则受罚。在民气当中有如许的一种信奉或许是有效的,是以墨子需求它。“节用”、“节葬”也是有效的,是以墨子也需求它。从墨子的极度功利主义观点看来,需求这两种东西是毫不冲突的,因为二者都是有效的。

儒家、墨家这些仿佛是冲突的处所,都不是真正的冲突。照儒家所说,行祭礼的启事不再是因为信赖鬼神真正存在,当然信赖鬼神存在无疑是祭礼的最后启事。施礼只是祭奠先人的人出于贡献先人的豪情,以是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这个学说厥后被荀子及其学派详细地阐扬了,本书第十三章将要讲到。以是底子没有甚么真正的冲突。

天志和明鬼

如是墨子论证出,国度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这是他的国度发源学说的必定结论。因为国度的设立,有其明白的目标,就是结束混乱,混乱的存在则是因为“天下之人异义”。是以国度的底子职能是“一同国之义”(均见《墨子・尚同上》)。一国以内,只能有一义存在,这一义必须是国度本身肯定的一义。别的义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如果存在别的义,人们很快就会返回到“天然状况”,除了天下大乱,一无统统。在这类政治学说里,我们也能够看出,墨子生长了侠的职业品德,那是非常夸大个人内的从命和规律的。它无疑也反应了墨子期间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很多人神驰一其中心集权的政权,哪怕是一个独裁独裁的也好。

“然即都城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

墨子的学说就是如此。与墨子同时的统统文献,分歧奉告我们,墨子本人的言行,就是他本身学说的真正典范。

现在恰是个恰当的时候来指出,非论墨家、儒家,在对待鬼神的存在和祭奠鬼神的态度上,都仿佛是冲突的。墨家信赖鬼神存在,但是同时反对丧葬和祭奠的缛礼,当然仿佛是冲突的。儒家夸大丧礼和祭礼,但是并不信赖鬼神存在,一样也仿佛是冲突的。墨家在谈到儒家的时候,本身也十清楚快地指出过这类冲突。公孟子是个儒家的人。“公孟子曰‘无鬼神’,又曰‘孟子必学祭奠’。子墨子曰:‘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墨子・公盂》)

推荐阅读: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白妖旅途     何方妖孽     扶摇皇后     吹唢呐的人     太极真神     最强骑士是少女     六零军妻养成     大神,你家夫人又挂了     宫媒     穿越:开局圣主附身,恶魔拯救世界     清军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