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重视的是,《易传》中讲的话有两套:一套是讲宇宙及此中的详细事物,另一套是讲《易》本身的笼统的象数体系。《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说法厥后固然成为新儒家的形上学、宇宙论的根本,但是它说的并不是实际宇宙,而是《易》象的体系。但是照《易传》的说法,“易与六合准”(《系辞传上》),这些象和公式在宇宙中都有其精确的对应物。以是这两套讲法实际上能够互换。“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当然是讲的宇宙,但是它能够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句话互换。“道”即是“太极”,“阴”、“阳”相称于“两仪”。
以是坤卦《彖辞》说:“先,丢失道;后,顺得常。”坤卦《白话》说:“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隧道也,妻道也,臣道也。隧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我们已经晓得,《易》本来是占卜的书。用玩弄蓍草的体例获得某卦某爻,再从《易》里查出它的卦辞、爻辞,传闻能够晓得所卜的休咎。以是这些卦辞、爻辞能够利用于实际糊口的各种分歧的特别环境。《易传》的作者们由这类法度而悟到公式。从这个观点来看《易》,他们以为卦辞、爻辞都是公式,每个公式代表一种或多种道,也就是一种或多种共相道理。全数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辞、爻辞,因此被以为代表了宇宙中统统的道。
第十二章说过,《易经》本来是一部占卜的书。到厥后,儒家为它做出了宇宙论的、形上学的、伦理学的解释,构成了《易传》,附在现在通行的《易经》前面。
《易传》的宇宙论学说已经在第十二章讲到了,今后在第二十三章还要讲到。这一章我们只限于讲《易传》和《中庸》中的形上学、伦理学学说。
《易传》中最首要的形上学看法是“道”的看法,道家也如此。但是,《易传》的道与道家的道,完整分歧。道家的道是知名,不成名。《易传》的道,不但是可名,并且严格地讲来,恰是道,也只要道,才是可名。
“中”的意义是既不过分,又不不及。人的天然偏向是过分。以是《易传》和《老子》都说过分是大恶。《老子》讲“反”(第四十章),讲“复”(第十六章)。《易传》也讲“复”。《易》有复卦,其《彖辞》说:“复,其见六合之心乎。”
万物天生的“道”
《系辞传下》说:“六合之大德曰生。”《系辞传上》说:“生生之谓易。”这又是两套说法。前者指宇宙,后者指易。但是二者又是同时能够互换的。
事物若要臻于完美,若要保住完美状况,它的运转就必须在得当的职位、得当的限度、得当的时候。《易》的卦辞、爻辞,把这类得当叫做“正”、“中”。关于“正”,家人卦《彖辞》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六合之大义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乾卦恰好与坤卦相对,是天之象、夫之象、君之象。乾卦的卦辞、爻辞代表着天道、夫道、君道。
我们已经晓得,易有一个意义是转化、窜改,合称窜改。《易传》夸大:宇宙万物永久在窜改过程中。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传》以为这句话是万物窜改的公式。这就是万物窜改的“道”。
除了各种事物的道,另有万物作为团体的“道”。换句话说,除了特别的多样的道,另有普通的同一的万物天生窜改所遵守的“道”。《系辞传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天生万物的“道”,如许的天生是宇宙的最大成绩。以是《系辞传下》说:“六合之大德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