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的“理”的看法的发源
照程颐的说法,理是永久的,不成能加减。他说:“这上头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它元无少欠,百理具有。”(《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又说:“百理具在平铺放着。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子道多。元来还是。”程颐还将“形而上”的天下描述为“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它“冲漠无朕”,因为此中没有详细事物;它又“万象森然”,因为此中充满全数的理。全数的理都永久地在那边,不管实际天下有没有它们的实例,也不管人是否晓得它们,它们还是在那边。
程颐也辨别“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两个名词,源出《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传上》)在程朱的体系中,这个辨别相称于西方哲学中“笼统”与“详细”的辨别。“理”是“形而上”的“道”,也能够说是“笼统”的;“器”,程朱指个别事物,是“形而下”的,也能够说是“详细”的。
新儒家接着分红两个首要的学派,真是喜人的偶合,这两个学派竟是兄弟二人初创的。他们号称“二程”。弟弟程颐(1033―1108)初创的学派,由朱熹(1130―12)完成,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哥哥程颢(1032―1085)初创的另一个学派,由陆九渊(1139―1193)持续,王守仁(1473―1529)完成,称为“陆王学派”,或“心学”。在“二程”的期间,还没有充分熟谙这两个学派分歧的意义,但是到了朱熹和陆九渊,就开端了一场大论争,一向持续到明天。
程颢的“仁”的看法
程颢极其奖饰张载的《西铭》,因为《西铭》的中间思惟是“万物一体”,这也恰是程颢哲学的首要看法。在他看来,与万物合一,是仁的首要特性。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罢了,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敷以名之,六合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即《西铭》。――引者注)意义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滋长’,何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程颢与孟子的分歧,在于程颢比孟子更多地赐与仁以形上学的解释。《易传》中有句话:“六合之大德曰生。”(《系辞传下》)这里的“生”字能够当“产生”讲,也能够当“生命”讲。在第十五章,把“生”字译作“产生”,是因为这个意义最合《易传》的原意。但是在程颢和其他新儒家看来,“生”的真正意义是“生命”。他们以为万物都有对“生命”的偏向,就是这类偏向构成了六合的“仁”。
邵雍的图,也有助于提出理的看法。邵雍觉得,他的图所表示的就是个别事物天生窜改的规律。这类规律不但在画图之先,并且在个别事物存在之先。邵雍觉得,伏羲画卦之前,《易》早已存在。“二程”中有一名说:“尧夫(邵雍的号。――引者注)诗:‘……须信画前原有易,自从删后更无诗。’这个意义古原未有人道来。”(《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这类实际与新实在论者的实际不异,后者觉得,在稀有学之前已有一个“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