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 第十章
(1)《梁书》卷四十九《到沆传》:高祖宴华光殿,命群臣赋诗,独诏沆为二百字,三刻使成。沆于坐立奏,其文甚美。
从兰亭集会开端的、风俗称之为“上巳会”或“曲水会”的集会,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种按期的文会,较之金谷园那种不按期的文会又进了一步,这对于文学传播的意义当然是不言自明的。
最后还要谈谈一种特别的文会,是一种以谈文赋诗为内容的家庭集会。当时的大士族对后代的教诲抓得很紧,诗文会商和创作是必修课程,士族后辈能文者甚多。梁朝的王筠就曾经自夸王家“七叶当中”,文才接踵,几近“大家有集”。(见《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有人统计过,光王氏一族有文集者就有三十五人,共四百七十五部;无文集而有文章传播于世者计三十四人(见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谢家也不逊于王家,出的墨客比王家还多。上面这个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后代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繁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时高祖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迟文最美。
(4)《陈书》卷三十四《文学·阮卓传附阴铿传》:天嘉中,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之于世祖,本日召铿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铿援笔便就,世祖甚叹赏之。
(2)《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谢)混气势高大,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晦、曜、弘微以文义赏会,常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诗所言“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者也。
(3)同卷《丘迟传》:
总之,魏晋南朝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文人集会活动也非常频繁,清谈与文会是此中最首要的情势。
(6)梁萧统《昭明太子集》卷三《锦带书十仲春启太簇正月》: 当年文会,长思风月之交。
到西晋时就有以贾谧为中间的闻名的“二十四友”。贾谧是皇家贵戚,他的母亲是贾午,即皇后贾南风的mm,他的父亲是韩寿。韩寿与贾午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1】,唐朝墨客李商隐的诗“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前一句就是用的这个典故。贾谧本姓韩,因为贾充子早死,他过继到娘家便跟母姓了。贾谧是贵戚,书读得不错,是个才子,又做到“秘书监”的大官,集繁华、才调于一身,以是在当时很有号令力,成了文坛的魁首。同时的很多贵族文人便会聚在他四周,有二十多人,号称“二十四友”,的确成了作家协会。
《兰亭集序》有王羲之本身写的行书籍传世,以是大师都熟谙,但原文最后另有两句话是行书籍没有写出来的:……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3】三月三日临水修禊本是汉朝以来的民风,但文人借此集会赋诗并编集传播,则仿佛是从兰亭集会开端的。今后今后,每到三月三日,东晋南朝的文人仿佛就会例有集会赋诗的活动了。我们在《文选》卷四十六还能够读到颜延之和王融别离于宋元嘉十一年(434年)和齐永明九年(491年)所作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颜序题下李善注引裴子野《宋略》云:“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咸作诗,诏太子中庶子颜延年作序。”王序题下李善注引萧子显《齐书》曰:“武帝永明九年三月三日 ,幸芳林园,禊饮朝臣。敕王融为序,文藻都丽,当代称之。”可见两次都是文会,两次都编了诗集.如许的诗集当时必然很多,可惜都没有传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