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终宋 > 第389章 异族

我的书架

但早在高宗一朝,朝延既已在法统上默许了南北盘据,且奉金国为正统只能说是遗祸数百年了。

丧乱之下,连是非功过都显得浑沌。

“祖上是鲜卑人,世代是鲜卑人。莫说八百年,哪怕八千年,元好问也非我族类。”

要想北人南渡,起首一点,宋朝廷绝对不能承认金国的法统,且必须果断、不容余地。

这些文人最是能装,皆把心机藏着,唯瞒了张弘道罢了。

“长辈记得。”

“靖康之耻我从未忘,但汉地的女真人已赶尽扑灭了啊。连蒙人都分得清谁是女真、谁是汉人,刘兄反而分不清?将百余年前之战祸归咎在这些中原遗民头上?”

悲意出现,涕泪纵横

李瑕拱了拱手,道:“说来讲去有何益?不如光复江山。”

“苟安江南的中州正统?”

“非瑜来了,丑话说在前头,老夫毫不仕宋”

“一时讲错了。罢了,我不识元遗山,不过是感觉他文从孔孟、诗从杜甫,行汉家之礼节、著汉家之衣冠我受过他文章开导、因其诗词震惊。如此罢了。”

他重新到尾都没问过杨果愿不肯南下, 钩考局的屠刀已经扬起,彼时确切未给杨果踌躇的机遇。

一老一少便如许冷静地坐了好久。

中午时,他先去安排了车马,再持续转回杨果的住处。

一句话以后,李瑕也不再跟着他们,自转太冷巷

他深知这邓姓墨客为何说不出话来。

李瑕当时特地去见了白朴,除了请他与敬铉谈判,也商讨了送走杨果之事。两边的意义都是当此时节,保杨家性命要紧。

“刘兄啊,我等身为宋人,骂北人一句‘卖民贼’轻易,可如果设身处地”

杨果本日早些还听到隔壁院里有歌女唱摸鱼儿雁丘词,不由回想幼年时与元好问同时落第,酬唱诗词,他答了元好问一首摸鱼儿同遗山赋雁丘。

白朴此次南下,先去了开封,彼时杨果正被钩考,他才又转道亳州。。

说了,又是一桩大罪

杨果猛一昂首,老眼已是通红,浊泪滚滚而下。

杨果还想说些甚么,再开口却哑了声,张了张嘴,温馨了下来。

“卖民贼的文章诗赋也配?”

真定史家、顺天张家,至大宋立国之日起便未当过一天宋人,这乃至是从五代就遗留下来的题目。

李瑕本有很多事要持续与杨果谈,却也还是给了杨果哀悼亡友的时候。

“裕之兄我愧对于你我食蒙古米?, 愧对于你呐贪夫徇财,智士死名,我南渡偷生, 你文史名世, 合与江河万古江河万古”

包含敬铉之以是利落承诺,亦有这份友情在此中,不然这事也不会如此顺利。

他不知如何欣喜杨果, 只站在一旁,听着白叟的恸哭与悲悼。

“你说甚么裕之兄”

直到百年后,才有人能结束这片浑沌朱元璋。

以往不感觉,现在见到的宋人、金人、蒙人、大理人越多,李瑕才愈发深切地感悟到朱元璋之功劳。

彼时,两个年青人风华正茂,东风对劲,不想一转眼间已是国破家亡,白发苍苍

他考虑着这些,一起回到杨果的处住,只见杨果已安静下来。

“是啊,热诚”

“光荐无话可说了?元好问仕金,便是卖民贼,你为一卖民贼之死哀悼,不觉惭愧、不觉热诚?”

“是,中州百姓、河朔生灵, 皆我辈同胞”

辛弃疾天纵之才,勉强得以在宋朝安身,但那郁郁不得志的一辈子身为宋人又有何可说的?

杨果与元好问同是山西忻州人,同榜兼同亲,且政见相合,皆以金国遗民自居,友情极深。

推荐阅读: 九天宝鉴     訕海     护花医武高手     都市捉妖人     从吞噬开始     混元神尊     最春风     我喜欢的你都有     大完美主播     穿越之侯府嫡女     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掌上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