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九二利贞,中觉得志也。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
这个损是相互互换的,一方损了便增益了另一方。那么另一方也要损,而来增益这一方,两边都互惠互利,获得共赢,“有孚”是这个意义。“元吉”,如许相互有承诺,当然一开端就吉了。这也是万物相互的承诺,当然无咎了。“可贞”,这类承诺是正固的。“利有攸往”,这里有所为、有所往、有所行,都是无益的。“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这类过激的行动必须按捺,惩是指按捺。窒欲,窒是堵塞;欲是各种贪欲、欲望。当然普通的欲望是应当有的,但对于有些欲望也要掌控度。这里是讲到君子修身养性必然要严于律己。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曷,是“何故”的意义。就是说用甚么体例去损呢?“二簋可用享”,这个“享”是指祭奠,是指祭奠的时候献上贡品。簋是装供品的,普通大型的祭奠典礼是用八簋、六簋、四簋。那到二簋就是很少了。看起来这供品是损了,只要二簋。但同时有别的一种增益,就是内心的虔诚增益了。
爻辞剖析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中就是指这里不能损,只能益。九二与六五都是得中,但它们都不正,九二当中是阳爻居中位,要制止刚、制止过激,同时阳又表示中的志,以是不能损、只能益。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初九阴爻居阳位。“已事遄往”,事,祭奠。已事是事已做完。遄往,就是速往。这是说损益是互利的,不能说得益或损过了也就完了,还要持续做,如许才无咎。酌损之,就是说损也不要过分,也要当真考虑。损了今后还要想体例去益,在损的同时也要让对方获益。红顶贩子胡雪岩有个经商秘决:“一把算盘两面打。”先算一算,如果是只要本身赢利的买卖他宁肯不做。就是要“酌损之”,要适度、适时。
“弗损益之”,也就是讲不是损,而是益,正因为不损而无益,以是它“无咎,贞吉,利有攸往”了。“得臣无家”,得了臣是得了封赏,获得封地,成果还无家,这不是冲突吗?实际上这“无家”,是指他有“四海为家”的认识。他不是在“损”,而是在“益”,在益天下百姓,这类益是大益、大损。以是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以是这是弘愿,大得志也。这能够看出他的志向有多大啊!他的志向并不在这一封邑、封地上,而是以天下为公的弘愿向。这就是损和益里讲的大益、大损的题目。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爻辞剖析
六三阴居阳位,损卦是三阳爻、三阴爻,三人行,则损一人。为甚么要损一人呢?在卦内里是二二呼应,初与四呼应,二与五呼应,三与上呼应,三报酬奇数,以是要损去一个才对应。谈到损益,就是有损就必无益,无益必有损,有往必有来,有来必有往。“一人行,则得其友。”
泰卦的上面一阳爻,到了最上爻成了损卦。
“六五元吉,自上祐也。”就是说六五为天子,他就必须遵守天的意志,福天下公众。
爻辞剖析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二簋可用享。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偶然。损刚益柔偶然。”这里有两个“偶然”,上文都讲了。这里要讲用二簋,也要分时候,不是不管甚么时候都以为越简朴就越好,办事还是因时、因人、因事而异。损刚益柔时,泰卦的下卦乾为刚,上面坤卦为柔,此卦是将上面的刚损一阳爻,增益到上面的柔卦上去了。这个损刚益柔恰好是因时、适时,机会掌控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