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追魂一笑 > 第四十六章 兵临城下(一)

我的书架

浩星潇启再次微微点了点头,“嗯,此次枢密院和兵部行动敏捷,这件事确是办得甚合朕心。”

基于此等设法,兵部固然分外调拨了一批武备物质给北境军,却也只是临时补齐了以往所欠,而北境军体例严峻不敷的老题目还是没有获得有效的处理。

此前,朝中虽已接到了忠义盟密报,发明戎军有南侵的迹象,但是早已过惯了太安然乐日子的大裕君臣,仍然存了几分幸运心机,觉得戎国不过是迫于灾情严峻,才筹算派出少量的军队停止小范围的偷袭,想从大裕打劫些财帛和粮食归去,以度过面前的难关。

“皇兄所虑甚是!只恨臣弟虽有报国之心,怎奈年龄已高,又一身病骨,实是再难当此大任!”

三位大臣忙向那人躬身见礼道:“臣等见过订婚王。”

方胜曾在定王麾下效过力,算得上是一名经历颇丰的勇将,可他毕竟不是统帅之才,且年龄已高,实在是难以支撑住如此危局。军情邸报递到庆王手中,庆王更是慌了手脚,忙连夜派出八百里加急,呈送御前。

庆王爷本是个诗酒风骚的闲散王爷,虽也称得上是雄据一方的藩王,其人却一贯胸无弘愿,向来不体贴政事。虽说是奉旨督管北境军,可这位涓滴不懂军事的庆王爷却从未当真过问过北境军的事情,而是让本来军中的副都统方胜将军一向替他代管着。

这三位大人急仓促地进了大殿,却见殿上已有一人正躬身应对皇上的问话。

浩星潇启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又转向了左丞相冷衣清。

幸亏这二十多年来,裕、戎两国一贯相安无事,而这位方胜将军也是个老成慎重之人,北境军在他的治下倒是没有出过甚么大乱子。只是因为边疆安宁,朝廷渐起忽视怠慢之心,军中的粮饷常被剥削,兵器设备更是弥补不敷,导致军心日趋涣散,兵源不竭流失,各军体例皆已到了严峻不敷的境地。

大裕北境军因提早探知军情,早已严阵以待,且获得忠义盟北方各分舵的戮力援助,固然面对敌国的二十万铁骑,总算临时还能够据险而守,在津门关前与戎军展开了守城之战。

“诸位卿家,北境火线战事吃紧,垂危文书一日三至,朕本日将你等召来,便是想听听诸位可有何良策,能解这北境之危?”

“只是――”冷衣清不着陈迹地扫了一眼皇上脸上的神采,接着又道,“只是臣所担忧的是,独一精兵,却无良将,统统也是徒然!”

三十多年前,永州乃是永王浩星潇隐的封地,厥后浩星潇隐因谋逆身故,封号被废,封地尽没,他麾下的北境军也改由定王浩星潇宇节制。

北境战事方起,大裕朝廷高低便已是乱成一团。

兵部尚书张光时也趋步上前道:“陛下,兵部已备齐了可供十万雄师所用的兵器战马以及粮草物质,明日便可全数调拨给援北雄师。”

这位庆王爷提及来应是当今皇上的堂兄弟,世袭了祖上的封地庆州。庆州本在永州之南,与戎国并不接界,故而向无边疆之扰,也算得上是一块乐土。

冷衣清忙躬身答道:“回陛下,臣觉得,此次北戎挥重兵大肆南侵,实是存了灭我大裕之心!我军若不能及时予以迎头痛击,必会令其气势更盛,结果堪虞。自接到北境垂危文书以后,枢密院与兵部应对及时,唐大人和张大人更是经心极力,只用了极短的光阴便组建并设备起一支十万人的援北雄师,如此效果,实属不易,两位大人皆可谓是众臣工之榜样!”

景运十一年,定王率北境军于津门关外青锋岭一带全歼戎国二十万南侵雄师,就此奠定了大裕北境长达二十多年的和安然宁。

推荐阅读: 绝代帝尊     被我撩过的鬼怪齐聚一堂     重生七零之神医娇妻     契约交易:腹黑霸王硬上攻     忠义天下     王者之武魂     乌托邦之壁     一念顾情深     重生机甲战士     从良难嫁     重生鬼眼妻:隐婚薄少轻轻吻     法术洪流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