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乙丑,公元前三五六年赵、燕会于阿。
十一年癸亥,公元前三五八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三年乙卯,公元前三六六年魏、韩会于宅阳。
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齐伐魏,取观津。
十五年丁卯,公元前三五四年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
二十九年辛巳,公元前三四零年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阨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但是以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国土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使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御之。军既相距,卫鞅遗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卬觉得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卬,因攻魏师,大破之。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消公叔之言!”
二十五年丁丑,公元前三四四年诸侯会于京师。
二十三年乙亥,公元前三四六年齐杀其大夫牟。
秦孝公、魏惠王会于杜平。鲁共公薨,子康公毛立。
周纪二(起昭阳赤奋若,尽上章困敦,凡四十八年)
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二十八年庚辰,公元前三四一年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服从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厚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堪,而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出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大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