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情面,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消命,实不成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以是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何如浚民之恩情,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羸者斥去之。又以勇猛之士多为诸藩镇所蓄,诏募天下懦夫,咸遣诣阙,命太祖天子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之。由是士卒精强,近代非常,挞伐四方,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
符彦卿奏请益兵,癸巳,遣李筠、张永德将兵三千赴之。契丹游骑时至忻州城下,丙申,彦卿与诸将陈以待之。史彦超将二十骑为前锋,遇契丹,与战,李筠引兵继之,杀契丹二千人。彦超恃勇轻进,去雄师浸远,众寡不敌,为契丹所杀,筠仅以身免,周兵死伤甚众。彦卿退保忻州,寻引兵还晋阳。府州防备使折德扆将州兵来朝。辛丑,复置永安军于府州,以德扆为节度使。时大出兵夫,东自怀、孟,西及薄、陕,以攻晋阳,不克。会久雨,士卒疲病,及史彦超死,乃议引还。
契丹数千骑屯忻、代之间,为北汉之援,庚辰,遣符彦卿等将步骑万馀击之。彦卿入忻州,契丹退保忻口。
王景拔黄牛等八寨。戊寅,蜀主以捧圣控鹤都批示使、保宁节度使李廷珪为北路行营都统,左卫圣步军都批示使高彦俦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吕彦珂副之,客省使赵崇韬为都监。
显德二年乙卯,公元九五五年春,正月,庚辰,上以漕运自晋、汉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诏自今每斛给耗一斗。
戊辰,帝谓侍臣曰:“诸道盗贼颇多,讨捕终不能绝,盖由累朝分命使臣巡检,致藩侯、守令皆不努力。宜悉派遣,专委节镇、州县,责其清肃。”
蜀夔恭孝王仁毅卒。
北汉主疾病,命其子承钧监国,寻殂。遣使告哀于契丹。契丹遣骠骑大将军、知内侍费事刘承训册命承钧为帝,改名钧。北汉孝和帝性孝谨,既嗣位,勤于为政,爱民礼士,境内粗安。每上表于契丹主称男,契丹主赐之诏,谓之“儿天子”。
蜀主闻之,遣客省使赵季札案视边备。季札素以文武才略自任,使还,奏称:“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凤州刺史王万迪非将帅才,不敷以御大敌。”蜀主问:“谁可往者?”季札自请行。丙申,以季札为雄武监军使,仍以宿卫精兵千报酬之部曲。
河西节度使申师厚不俟诏,擅弃镇入朝,署其子为留后。秋,七月,癸酉朔,责授率府副率。
仲春,庚子朔,日有食之。
丁丑,加吴越王钱弘俶天下兵马都元帅。
逵虑西界镇遏使、锦州刺史刘瑫为边患,表为镇南节度副使,充西界都招讨使。
戊午,南汉主杀祯州节度使通王弘政,因而高祖之诸子尽矣。
丁亥,置宁化军于汾州,以石、沁二州隶之。代州将桑珪、解文遇杀郑处谦,诬奏云潜通契丹。
初,太祖以建雄节度使王晏有拒北汉之功,其乡里有滕县,徙晏为武宁节度使。晏少时尝为群盗,至镇,悉召故党,赠之金帛、鞍马,谓曰:“吾乡素名多盗,昔吾与诸君皆尝为之,想厥后者无能居诸君之右。诸君幸为我语之,使勿复为,为者吾必族之。”因而一境清肃。玄月,徐州人请为之立衣锦碑。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