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治通鉴 > 第84章 (1)

我的书架

元始五年乙丑,公元五年春,正月,祫祭明堂;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馀人,征助祭。礼毕,皆益户、赐爵及金帛、增秩、补吏各有差。

汉纪二十八(起昭阳大渊献,尽著雍执徐,凡六年)

蒲月,策命安汉公莽以九锡,莽顿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裳、玚琫、玚珌,句履,鸾路、乘马,龙旂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朱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瓒二,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贲三百人。

王惲等八人使行民风还,言全百姓风齐同,诈为郡国造歌谣颂功德,凡三万言。闰月,丁酉,诏以羲和刘秀等四人使治明堂、辟雍,令汉与文王灵台、周公作洛同符。太仆王惲等八人使行民风,宣明德化,万国齐同,皆封为列侯。时广平相班穉独不上嘉瑞及歌谣;琅邪太守公孙闳言灾害于公府。甄丰遣属驰至两郡,讽吏民,而劾“闳空造不祥,穉绝嘉应,嫉害圣政,皆不道。”穉,班婕妤弟也。太后曰:“不宣德美,宜与言灾者异罚。且班穉后宫贤家,我所哀也。”闳独下狱,诛。穉惧,上书陈恩赔罪,愿归相印,入补延陵寝郎;太后许焉。

夏,安汉公奏车服轨制,吏民摄生、送终、嫁娶、奴婢、田宅、东西之品,立官稷,及郡国、县邑、乡聚皆置学官。

莽因而因吕宽之狱,遂穷治党与,连引素所恶者悉诛之。元帝女弟敬武长公主素附丁、傅,及莽专政,复非议莽;红阳侯王立,莽之尊属;平阿侯王仁,素朴直;莽皆以太皇太后诏,遣使者迫守,令他杀。莽白太后,主暴病薨;太后欲临其丧,莽固争而止。甄丰遣使者乘传案治卫氏党与,郡国豪杰及汉奸佞臣不附莽者,皆诬以罪法而杀之。何武、鲍宣及王商子乐昌侯安,辛庆忌三子护羌校尉通、函谷都尉遵、水衡都尉茂,南郡太守辛伯等皆坐死。凡死者数百人,海内震焉。北海逄萌谓朋友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国京都,归,将家眷浮海,客于辽东。

诏曰:“宗室子自汉元至今十有馀万人,其令郡国各置宗师以纠之,致经验焉。”

孝平天子下

又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其大略异者,长水校尉平陵关并言:“河决率常于平原、东郡摆布,其地形下而土疏恶。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觉得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虽时易处,犹不能离此。上古难识,近察秦、汉以来,河决曹、卫之域,其南北不过百八十里。可空此地,勿觉得官亭、民室罢了。”御史临淮韩牧觉得:“可略于《禹贡》九河处穿之,纵不能为九,但为4、五,宜无益。”大司空掾王横言:“河入勃海地,高于韩牧所欲穿处。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又秦攻魏,决河灌其都,决处遂大,不成复补。宜却徙完平处更开空,使缘西山足,乘高地而东北入海,乃无水患。”司空掾沛国桓谭典其议,为甄丰言:“凡此数者,必有一是;宜详磨练,皆可豫见。计定然后发难,费不过数亿万,亦能够事诸浮食无财产民。空居与行役,同当衣食,衣食县官而为之作,乃两便,能够上继禹功,下除民疾。”时莽但崇空语,无实施者。

夏,太保舜等及吏民上书者八千馀人,咸请如陈崇言,加赏于安汉公。章下有司,有司请“益封公以新息、召陵二县及黄邮聚、新野田;采伊尹、周公称呼,加公为首相,位上公,三公言事称‘敢言之’;赐公太夫人号曰功显君;封公子男二人安为褒新侯,临为赏都侯;加后聘三千七百万,合为一千万,以明大礼;太后临前殿亲封拜,安汉公拜前,二子拜后,如周公故事。”莽顿首推让,出奏封事:“愿独受母号,还安、临印韨及号位户邑。”事下,太师光等皆曰:“赏未足以直功。谦约让步,公之常节,终不成听。忠臣之节亦宜自屈,而伸主上之义。宜遣大司徒、大司空持节承制诏公亟入视事,诏尚书勿复受公之让奏。”奏可。莽乃起视事,止减召陵、黄邮、新野之田罢了。

推荐阅读: 最大权限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总裁的第七个新娘     天蕴仙缘     大文案     分手后一起吃鸡     婚潜规则     我的心中有座坟     我有十万分身     善良的好人     形色     霸者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