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城南?这陆抗到底想玩甚么把戏?”田续嘟囔了一句,非常不解。
钟会微咦了一声,接信在手,翻开一看,在他洋洒几千言以后,陆抗只附了八个字:“鹿死谁手,各凭本领。”
众将迷惑,留平问道:“这仗方打了一日,钟会便来下书,此为何意?”
成都才是最关头的,得成都者得益州,坐视吴人攻取成都而无能为力,岂不让一干魏将愁闷死。
众将悚然一惊,现在涪城就如同是挡在魏军面前的一道山岳,没法超越,想要打通前去成都的门路,就必定先得拿下涪城,可现在吴军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于涪城,现在的兵力,已同魏军相差无几,拿下涪城的难度蓦地倍增。攻不下涪城,也只要眼睁睁地看陆抗分兵去取成都。
魏国使者分开涪城,返回了魏军大营,回见钟会。
钟会大喜,留丘建王买率兵三万在涪水以北安营,与涪城的魏军相峙,本身亲率八万雄师,转道汶山,直取成都。(未完待续。。)
汶山道是成都西面的一条古道,沿着岷江河谷,从江油折向西行,路过汶江、汶山,能够直抵雒城,间隔成都只是一步之遥,不过因其路途悠远并且门路艰巨,以是从剑阁到成都,几近无人走这条路,现在魏军被阻涪城之下,想要迂回攻打成都,汶山道却不吝是一个最好的挑选。
“吴军援兵约莫有五万人,不过并未全数进入涪城,此中三万进城,两万驻扎在于城南,另立一营。”
众将不解其意,陆抗含笑道:“我十万雄师入川,攻占一处,便得留守一处,取涪城以后,不过仅余五六万人罢了,再若分兵而进,能攻成都者不过三两万人。蜀国防备成都者兵力有限,但仅凭两三万人。倒是不管如何也拿不下成都的。以是我才向陛下请救济兵互助,现在五万援兵赶到,来得合法当时,将魏人挡在涪城以北,我军直取成都,大事可定。”
使者禀道:“回都督,陆抗是当着卑职的面看完了手札的。”
钟会哈哈大笑,道:“陆抗的笔力刚毅不足,贫乏醇厚,传闻陆抗师从顾雍,而顾雍但是蔡伯喈的对劲弟子,书法成就不凡,看来陆抗只学到一些外相罢了。”
众将恍但是悟。皆称陆抗奇策。陆抗遂令援兵当中三万守备兵入城换防,两万野战兵直接到城南立营,等待雄师集结。陆抗以三万守备兵加上本来的一万军队共守涪城,其他的五万雄师则筹办与城南的两万救兵汇合,以七万之众。南攻成都。
使者将手札呈上道:“陆抗在原书以后写下了答复,请都督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