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婆子也在一旁学会了。
看她五六十岁,挑着两捆柴,和顾苒娘一块出门,村里的婆子跟老二媳妇儿连氏说嘴,“看你婆婆,一把年纪了,这挑着两捆柴还走路带风呢!可真是内心想着孙子,满身都是劲儿呢!”
新络子打好,祖孙俩就拿出去卖。
“啊!?那……那咋办?”顾苒娘顿受打击。
半天打柴,傍晚回家就打络子。
顾苒娘想想也是,点点头。
拿到预算的九十文钱,顾婆子和顾苒娘都忍不住喜上眉梢,照这么下来,起码能渐渐把日子熬畴昔了。
“明早拿去卖了,六文钱一个,一文不能少!”顾楚寒定了死价儿。
四文钱的线绳,只打了两个络子。
看她这个神采,曹氏又说了一大堆,那家人不好,不是良配的话,把顾芫娘夸了又夸。
曹氏瞥了眼不远的秀坊大门,笑,“我早就说,有力量只要不懒,总能吃饱饭的!你们能找到赢利的门路,我跟当家的也好放心不是!”
顾苒娘担忧,小声问,“奶奶!她们如果晓得我们打络子的事……”
连氏吊着脸回了家。
“才几天就挣到了九十文钱,可算是找到个门路了!”顾婆子摸着新买线绳感慨。
能挣到钱,顾婆子觉的有点门儿,天然浑身涌起一股劲儿。和顾苒娘把柴卖了,又卖了络子,一斤糙米三斤糠,其他的钱又全数买上线绳,赶回家。
顾婆子拿着四文钱去买了线绳,看天气晚了,赶紧领着顾苒娘和顾十郎回家。
“晓得又能咋样?!一没偷二没抢!不过管口热汤!”顾婆子内心还是怒愤怨怼。
没两天,下雪了。
“呦!婆婆和苒娘这几天,每天都到镇上来,这是找到赢利的门路了?”顾老四媳妇儿曹氏笑盈盈的从街口拦过来。
不过家里幸亏能换点粮食吃了。
顾十郎忙说他刷锅洗碗,让顾苒娘下来去打络子。
曹氏有些讪然,“二嫂!那家人,我看也就那样。他家小子长得不可,也不会做人!咱给芫娘再另找好人家吧!”
顾苒娘敏捷的清算了锅碗,过来,“咋打的,我先拿稻草练练!”他们明儿个就就只剩下一点糠面,要完整断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