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3中的庞统
艺术形象
庞统祠墓别名龙凤祠。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侧。庞统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王屏蕃乱蜀,墓、祠均毁。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复,现存大门、正殿、两侧亭、栖凤殿,祠外为庞统墓。祠、墓四周松柏千株,郁郁葱葱,风景如画。祠内天井有大柏两株,相传是张飞所栽。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匾对:“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晋代陈寿撰的庞靖侯传。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个是白马亭,一个是胭脂亭,二亭意味刘备、庞统换马之事。
杨戏《季汉辅臣赞》:智囊美至,雅气晔晔,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身报德。[13]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霸占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抄雒城(当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率领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其怜惜,一说到庞统就堕泪。为表扬他的功劳,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11]
方孝孺:然徽以孔明、庞统并称,吾窃有疑焉。论者惜统早死,故功业不及孔明;余谓使统不死,终非孔明比也。孔明之学,庶乎霸道;而统之言,皆矫诈功利之习。刘璋之迎昭烈,或说昭烈就取益州,昭烈恐失期于天下,统则请就其来迎而袭杀之;昭烈之不即从,以是坚益州之民从命之志,犹有王者之用心也;统独切切焉欲夺璋之位,其度量何浅哉?王者患孚德不弘、道不洽,不患土狭民微也。[16]
庞统墓
陈寿: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12]
诸葛亮: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