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 第126章
鸳鸯并不坐下,只笑着将贾母的话传了,说贾母探听得薛家商行里现有上好的螃蟹,已叫外头人按时价买了几大篓子,说等请姚先生时蒸上。又要王熙凤和鸳鸯一起筹措,务需求尽善尽美,不堕了荣国府的气度。
贾母听她说得合情公道,先多了几层欢乐,听她说要两家合请,倒是不大遂意,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不过吃顿螃蟹宴罢了,这点小钱我倒还出得起。我知你们薛家有钱,只是若想请时,再择一日就是,那园子说甚么借不借的,若想在园子里待客时,只消说一声。”
宝钗深深望着她:“本来你竟不知!大嫂子当年出嫁时,家里做主,将姚先生发配庄子里,几经折磨。厥后珠大哥不幸夭亡,姚先生当年被逼得投河,几欲丧命。依我来看,此段绝非嫦娥应悔偷灵药,而是甄宓赠枕毁留王了。现在两人互不相认,才是正理。”
那贾母见宝琴之母日趋安康,又刺探着姚静的口风,看她竟全然不害怕进宫为皇太妃诊治,惶恐之余,更添忧愁。贾母在尘凡里起落了这么多年,岂不明白宁获咎君子,不获咎小人的事理?在她看来,姚静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先前既然获咎了她,少不得放低身材,消弭畴前间隙才好。
王熙凤虽是心中犯嘀咕,但她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因而凡事亲力亲为,将宴请姚静之事办得非常热烈,又有戏又有酒,蒸了足足五大篓子的螃蟹,又配了几桌子的菜,于藕香榭旁设下酒宴,由史老太君并薛阿姨等人陪坐在主桌,规格不成谓不高。
平儿听她竟然思疑贾琏同鸳鸯有甚么含混,当下“呀”了一声道:“这却又是从何提及了?奶奶放心,便是老太太房里的一等丫环们全都看上了琏二爷,鸳鸯也是不会的。我们平素里说知己话,听她那口气,倒是极大的,并不把人间男人放在心上。别说是琏二爷,就是外头的王爷郡王,只怕她也不肯嫁呢。”
宝钗看了黛玉一眼道:“你小孩子家晓得甚么,这话可不是胡说的。姚先生和我师父情同姐妹,她曾亲口说过,已经不记得大嫂子了。”
一时丰儿怯生生叩门来回,说老太太房里的鸳鸯姐姐来了。王熙凤战役儿相互对望一眼,均感迷惑,王熙凤先笑道:“果然背后是说不得是非的。正说着间,正主便到了。”平儿忙起家奉侍着王熙凤重新梳了头发。
虽姚静对林黛玉非常热络,何如黛玉对姚静老是淡淡的。她本是爱吃蟹的人,只因螃蟹性凉,她身子弱,便不敢多吃,只吃了两个,又热热地吃了口烧酒就不吃了,回身去寻宝钗说话。
黛玉见她全然不肯接这个话茬,心中有些焦炙,又进一步道:“宝姐姐你莫非不知,大嫂子跟明天宴请的这位姚先生,竟有些渊源……”
宝钗品度着黛玉话里话外的意义,竟似有几分敲打本身,不免心中苦笑。她想了一想,将黛玉拉得更远些,才向她抬高声音缓缓说道:“大嫂子可曾悔怨,我辈天然无从得知。只是倘若大嫂子当年能够循规蹈矩,便不会生出这么多是非来,姚先生也就不必历经痛苦了。”
贾母当然有交好姚静的情意,但是若让她似薛家普通砸出一千两银子来,她是千万不肯的。故而思来想去,吞吞吐吐问计于宝钗,宝钗闻弦歌而知雅意,沉吟半晌,发起说:“现在已是入秋时候,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恰是食蟹的时节。先前薛蝌还跟我念叨着,说要请师父和姚先生吃蟹呢。因我说,这吃蟹讲究一个风雅,如果门窗一关,蹲屋子里吃了,即使蟹酒都是好的,却也少了意趣。细心策画来,我家虽在都城有几处园子,但多年失于打理,毕竟不好拿出来待客。既是老太太成心时,干脆便将那大观园借给我们宴客,就算是两家合请的,岂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