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徒元升表情颇好,放下了笔道:“本日我在记录当年刚到川南,和入侵的南夷作战之事,那处所瘴气密布,蛇鼠横行,我便中招差点死掉,幸亏命大,厥后又得一本地部族长老的帮手,用火攻之术才灭了来犯之敌,现在想来,还甚是对劲。”
“三爷,我等已然刺探清楚,玄月二十八,皇上要出宫到城外校场旁观步射比试,届时宫内空虚,扼守的人也少于昔日,恰好趁机攻入。”
徒元升微浅笑了笑,感觉弘圣帝公然是老了,或者真在西山被关傻,已然到了现在,还做那复辟的好梦。
“几个月前,家父乔装混入西山行宫求见太上皇,本来就想在天子万寿节当□□宫起事,不过太上皇思虑甚详,一是感觉机会尚不成熟,二又恰逢三爷回京,少不得他白叟家便改了主张,”樊正山掸眼瞧了瞧徒元升,内心却在冷哼,弘圣帝倒是只信自个儿子,非要徒元升也轧上一脚,“却不巧,三爷而后病卧在床,这事便搁置了。”
徒元升一怔,叹道:“让他出去吧!”
阿英捧着药进得屋来,却并不说话,而是将药放在徒元升伸手可及之处,然后走到另一头,把徒元升写好的纸笺一张张清算起来。
防人之心不成无,陈公公看得出来,即便樊中权在弘圣帝跟前说得再天花乱坠,指天誓日剖明忠心,但是以弘圣帝的脾气,不会贸冒然信赖,一个向来没被正视过的外人能帮他复辟,并且不求任何回报。
“成大事者不拘末节,”樊正山受了调侃,倒是一点都不在乎,“现在我们一门心机帮着太上皇复位,自是甚么手腕都使得。”
“您说甚么呀!”阿英向来拗不过徒元升,强忍了泪将人扶到书案前,先逼着他将两碗苦药灌了下去,然后便在一旁替徒元升磨墨。
“此人病好了没?”徒元徽挥挥手道:“若得差未几了,早些赶走了事,元庭都走了好几个月,若老三不能去西北,还让他回川南。”
徒元升眯眼瞅着樊正山,“不如樊将军有话直说。”
“我给你写一封信,你给递到皇上跟前去,”徒元升笑笑便筹办起床。
本来樊中权早策划好,要趁着万寿节当晚带兵入城,却不想弘圣帝柔嫩寡断,明显已万事俱备,却在见过回京的三皇子以后改了主张,立马拦住樊中友,让他们樊家军白白忙活一场。
“傻丫头,”徒元升硬撑着下了床,“有了这一封信,你便立下大功一件,今后就能交了差,等我身后,你身家明净,又是皇后娘娘的表妹,找个好男人再醮,再寻个本身喜好的去处,”
“是呀,你瞎操甚么心,又不是不晓得我这病,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徒元升长叹一声。
弘圣帝既想用樊中权,又怕他是拉起皋比扯大旗,拿本身当幌子,以是考虑再三,觉着得找一个能对樊中权起到制衡的,因而徒元升和徒元晔首当其冲,成为弘圣帝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徒元晔被监督得太短长,难以行动,反倒是徒元升因为没多长时候,到少有监督的,真是天时天时人和。
樊正山打量着徒元升,感觉他态度极勉强,可见对此事兴趣不大,说白了,就是看在弘圣帝面上,随便对付一下他们罢了。
徒元升接过后,对阿英和管事道:“你们都下去吧!”然后不自发地皱起了眉头。
阿英不免一愣,想到太医曾说过,徒元升当年受太重伤,想必就是这一回,不免感觉苦楚,这般英勇杀敌的男儿,现在是能用笔墨怀想疆场风景,实在让民气酸。
“不瞒三爷,老奴靠着在宫里当过副总管的薄面,从西山混出来的,”老陈子非常无法地笑了笑,想他当年在皇宫叱咤风云,自不会推测本日竟和个过街老鼠普通,要躲躲藏藏地,靠了手上的银子,才得了来往西山的宫里人帮手,混到了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