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状似惊奇地看了和珅一眼:“这随扈东巡,天然就不消再公事缠身了。像你我这等文官,东巡时也就是陪着皇上游山玩水,赋诗作文,安逸得很啊。”

陈初哲退下后,弘历凝睇着案上的奏折,思路却垂垂地飘远了。上一世陈初哲带着可谓光辉的经历,走顿时任荆宜施道道员,以后不久就传来了他因病归天的动静,弘历为此还可惜了好一阵子。弘历并没成心识到,外放就任对一个状元来讲是莫大的磨练,不但仅是才气上的,更是心机上的。

陈初哲见他兴趣不高,便见机地打住了话头。

在这庙堂当中,一时的失势失势都不是最要紧的,唯有君恩才是最首要的。那么多的处所官眼红京官,不就因为京官在天子跟前能够说得上话么。

却说纪晓岚回到翰林院,和珅正在钞缮书稿。常日里都埋首于书堆中的纪大学士,破天荒地走到和珅的坐位旁。

阿桂应道:“夏季仲月的丁祭快到了,一应典仪都已经在筹办中。主子此番是想问皇上,是否另有别的叮咛。”

陈初哲浑身一僵,强笑道:“臣知情......”

弘历将宣纸揉成一团,欣然道:“宣吧。”

纪晓岚一怔,点头道:“确切有一段日子了。如何,旨意有何不当么?”

和珅笑笑:“随扈这类事,皇上选谁不选谁,又有谁能说得准呢?”

他偷着抬眼看了看,弘历指尖轻叩着御案,沉吟道:“陈初哲,朕没记错的话。你是状元出身,乾隆三十四年授了翰林编修,现在在山东督粮道任上。”

“朕晓得,在乾隆朝之前,就没有状元外放的先例,可在初,为官者不能总范围于书里的黄金屋。就算是学问赅博如纪昀,朕每次南巡都要把他带上,让他看看各处的风土情面。只要见地过这些,将来在庙堂之上,才气有天赋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

弘历看着伏跪在地上的人,沉默很久,方才温声道:“在初,论才学,你是一等一的。朕亲政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能在科举和翰林毕业考中两次位列第一的,在历次京察中,你也名列前茅。朕晓得,你是个有才气的,困在翰林院这方小六合中,委实屈才了。”

和珅却皱了皱眉,国泰固然罪过累累,但终归是个外戚。就算被夺职罢官,三年五载后又重新被起用的也大有人在。终乾隆一朝,贪腐之风不止,乃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都不是撤除一个国泰能够处理的。

弘历思考了半晌,方才应道:“丁祭是大事,切不成草率粗心。汉人向来尊孔尚儒......”话说了一半,却又顿住了。弘历认识到,前去曲阜孔庙祭孔,是巡幸山东的好机会。

庙堂之上的风言风语,偶然会让人丧失明智。直到这一世,和珅来了这么一出,弘历才明白陈初哲不成能抗旨不遵。他的不甘和气愤,都压在了心底。他理所当然地恋慕着那些天子近臣,同榜出身的和珅就成了他的头号嫉恨工具。

阿桂进屋行过礼,弘历问道:“因何事求见朕?”

皇上要东巡的动静,很快传遍了朝堂和后宫。天子巡幸,嫔妃臣子、阿哥格格若能随扈,便是莫大的光荣,这几近成了一种得宠的明证。不管是朝堂还是后宫当中,都涌动着一股暗潮。

陈初哲伏在地上,等待着弘历发话。但是跪了半晌,上座的帝王却仍旧沉默着。

眼看着东巡的日子一每天近了,宣旨的寺人已经收支翰林院好几次了。纪昀等人都已经接到了随扈的旨意,唯独和珅像是被忘记了普通。

纪晓岚挑眉道:“不该该啊,许是皇上一时忙忘了。和大人,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说是吧。”

推荐阅读: 文骚     最后的匈人     逆天凰妃:魔帝,太会撩     傲慢与偏见与吸血鬼     烽火连城,督军夫人下堂妻     重生七王妃     他所闻到的世界     庶女惊华:废材傻妃狂天下     鬼宙     王者末世行     一级作战     豪门蜜宠:首席娇妻难搞定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