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点头,又问:“若让你做此次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你当如何?”
刘纶思考了半晌,安闲答道:“臣觉得,衡量士子的答卷,有两处最难,第一处是从程度整齐的答卷中,挑出较好的答卷。第二处是从程度相称的答卷中,将稍逊的答卷筛出去。”
熬过了六个日夜,学子是轻松了,刘纶等人却要筹办阅卷。这一日,刘纶前脚刚踏进府衙,顺天学政便呈上了一个文折。刘纶翻开一看,上头是两页名字。
“吴公公,皇上这是......”大朝晨,纪晓岚正在方略馆修书,就接到乾隆的急召,只能仓促赶到御书房见驾。
纪晓岚躬身进了屋,见弘历背动手站在御座火线,忙跪下施礼:“臣纪昀,拜见皇上。”
“这是?”刘纶迷惑地望着学政。
对于此次乡试,和珅并没有抱甚么但愿。一则他晓得,汗青上和珅并没有考落第人;二则他也明白,封建期间的科举测验,向来都是“爵高者必录,财丰者多录”。三等轻车都尉这类小官,都城里各处都是。像他这类没有家属庇佑,没有家财疏浚,空有一腔学问的士子,要想落第,的确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