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是以贤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有为,则无不治。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生长保。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华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荏弱胜刚烈。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六合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希言天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孰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以是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满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觉得文,不敷。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