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比方遵守必然的原则。
器具须知
班鱼
猪爪猪筋
迟速须知
戒耳餐
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金饰也。虽有大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觉得容。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例。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成涓滴弊端。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未几,而俱宜挑选上品。姑苏店卖秋油,有上、中。下三等。镇江醋色彩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心矣。以板浦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味太浓厚者,只宜独用,不成搭配。如李赞皇、张江陵一流,须公用之,方尽其才。食品中,鳗也,鳖也,蟹也,鲥鱼也,牛羊也,皆宜独食,不成加搭配。何也?此数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调和,尽力治之,方能取其长而去其弊。何暇舍其本题,别生枝节哉?金陵人好以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见辄攒眉。觉甲鱼、蟹粉之味,海参、鱼翅分之而不敷;海参、鱼翅之弊,甲鱼、蟹粉染之而不足。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毁伤,不如竟用御窑:已觉雅丽。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盘之说,便嫌笨俗。大略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海鲜单
(5)笠翁:即李渔,字笠翁、滴凡,号觉世稗官。清初剧作家。
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
上菜须知
戒纵酒
海[1],宁波小鱼也,味同虾米,以之蒸蛋甚佳。作小菜亦可。
戒轻易
夏季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必然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近人用烧酒代炭,觉得得计,而不知物经多滚总能变味。或问:菜冷何如?曰:以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顿时食尽,而尚能留之乃至于冷,则其味之卑劣可知矣。
猪用最多,可称“泛博教主”。宜前人有特豚馈食之礼。作《特牲单》。
蛎黄
前人珍并无海鲜之说,当代俗尚之,不得不吾从众。作《海鲜单》。
戒走油
蹄膀一只,不消爪,白水煮烂,去汤,好酒一斤,清酱油杯半,陈皮一钱,红枣四五个,煨烂。起锅时,用葱、椒、酒泼入,去陈皮、红枣,此一法也。又一法:先用虾米煎汤代水,加酒、秋油煨之。又一法:用蹄膀一只,先煮熟,用素油灼皱其皮,再加作料红煨。有土人好先掇食其皮,号称“揭单被”。又一法:用蹄膀一个,两钵合之,加酒,加秋油,隔水蒸之,以二枝香为度,号“神仙肉”。钱察看家制最精。
色臭须知
戒火锅
目与鼻,口之邻也,亦口之媒介也。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分歧。或净若秋云,或艳如虎魄,其芳香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然求色艳不成用糖炒,求香不成用香料。一涉装点便伤至味。
事之是非,惟醒人能知之;味之美恶,亦惟醒人能知之。伊尹曰:“味之精微,口不能言也。”口且不能言,岂有呼呶酗酒之人,能知味者乎?常常见拇战之徒,啖佳菜如啖木屑,心不存焉。所谓惟酒是务,焉知其他,而治味之道扫地矣。万不得已,先于正席尝菜之味,后于撤席逞酒之能,庶乎其两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