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4章 袁崇焕评传(3)
明末抗清有三位名将,功劳卓著:熊廷弼是万历二十五年的解元(全省考举人第一名),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他们三个是文官,幸亏可巧有效兵的才气。本来明末天子的运气不坏,做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人当中竟然呈现了三个第一流的军事家。但是文官会带兵,那就是伤害人物。明朝天子罢斥了此中一个(孙承宗),杀死了别的两个。
光宗做天子的时候极短,留下的费事却极大,明末三大案梃击、红丸、移宫,都和他的皇位及存亡有关。众大臣分红两派,纷争不已。纷争牵涉到其他统统事情上,只如果对方一派之人所做的事,非论是对是错,老是拿来狠恶进犯一番。
当时明朝有一句谚语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成敌。”因为女真人熟谙弓马,刁悍善战,汉人向来不是他们的敌手。这时女真精兵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已有六万之众了。
满洲兵士厥后打败了俄罗斯帝国的马队,打败了尼泊尔的啹喀兵,打败了蒙古兵,打败了朝鲜兵,打败了越南兵,直接打败荷兰兵(郑胜利先打败荷兰兵,攻占台湾,满洲兵再打败郑胜利的孙子),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两百年中,无敌于天下。
[1]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个个是驰名的勇将。两个侄儿阿敏与济尔哈朗也非常短长。
朝里自有一批阿谀无耻之徒去阿谀他,到厥后,魏忠贤成了实际上的天子。熹宗是“万岁”,有些官员见了魏忠贤叫“九千岁”,表示他只比天子差了一点儿。到厥后,小我崇拜更大张旗鼓,搞得如火如荼,天下各地为魏忠贤建生祠。本来,人死了才入祠堂,但是他“九千岁”白叟家活着的时候就起祠堂,祠中的神像用真金装身,派武官守祠,百官进祠要对他神像膜拜,那是货真价实的小我崇拜。
他中进士后,被分拨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6]
满洲当时和明帝邦交兵,已接连三次杀得明军全军淹没,每一个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努尔哈赤发兵以来,迄此时为止,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个败仗。
以如许一个文弱墨客,在如许倒霉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豪杰对抗,竟然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豪杰气势,在整小我类汗青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天启二年,他到北京来陈述职务。他常日是很喜好高谈阔论的,大抵在北京和朋友说话时,颁发了一些对辽东军事的观点,非常中肯,引发了御史侯恂(才子侯方域的父亲)的重视,便向朝廷保荐他有军事才气,因而获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自正七品的知县升为正六品的主事)。不做处所官了,被派到中心当局的国防部去处事。
神宗身后,儿子光宗常洛只做了一个月天子就因误服药物而死。光宗的儿子朱由校接位,汗青上称为熹宗,年号天启。
明兵的战役力当然不及清兵,但也不是不能打,不肯打。每一个大战役,总兵官都阵亡,副将、参将也多数阵亡。明兵人数都超越清兵数倍,兵器更先进很多,有火器。三个大战役的失利,主因都是在于军队没有筹办、贫乏练习、军纪不良,以及主帅计谋不当,批示弊端。军务废弛,士气降落,当然也是因为统帅失责。
熹宗接位时虚岁十六岁,实在不满十五岁,还是个小孩子,他对乳母客氏很迷恋。这个客氏很喜好弄权,在宫里和寺人魏忠贤有点古怪的性干系。宫里寺人和宫女很多,为了孤单而相互安抚,大师暗里爱情,但是寺人是阉割了性机能的阴阳人,以是这既不是同性爱情,又不是同性恋,当时称为“对食”,意义说不能同床,只不过相对用饭,互慰孤寂罢了。魏忠贤做了客氏的对食,垂垂把握了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