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一次查对试卷,刷下原卷墨污的、笔迹不佳的,或是朱墨卷有差别的卷子。有被刷下去的卷子,就从之前落到副榜的卷子中挑最前面的递补。而副榜的五十份卷子也要查对,因中副榜之人有资格入贡到国子监读书,也得把之前已贡入国子监的去掉,由新人递补上去。

高榖在名字旁重重写下“第一”二字,台下书吏大声唱名,合座震惊。

如判妇人背夫私逃之罪,别人多按和奸直接判了两方各杖九十,他却要分出妇人是志愿通奸或是受男人挟制不得已与之通奸的。如果志愿的,两边问罪以外,更要细究有无居中牵线者,如有也须定罪。但如果因男方以势挟迫妇人相从的,便宜按官吏□□治下百姓之例,将其罪加二等,杖一百、徒三年,妇人则宜视环境减等。

春秋房力荐为魁首的卷子……

当然, 时官儿的文章本就是千好万好, 只看取中名次凹凸,万无落第的事理。

宋时向他们鞠躬称谢,剖了然志向,然后像带大门生旅游团一样领着门生们穿过贡院两侧回廊,鼓励他们到各房去拜见房师。

他们这两位考官都只在史乘中看过新历旧历计算出的日子有差之事,他竟能写出错在那边!

要不是他们叫这考语棍骗,觉得这份考卷不是宋时的……如果早晓得这考卷是宋时的……

罢了,综合二三场,也还是他答的最好。

这份莫非真是宋子期的?

判题皆是出高傲郑律,对便是对、错便是错,这份卷子里又能在依制合律之上对于弱者加了几分怜恤,兼顾律法与情面——

不是他师弟!

献表磨练的是门生的文笔,只要词意高雅,奖饰得宜便是好文章,而这个门生的献表中不但引述了自上古以来贤人定历法之功,竟还略写了几句些观星象、推演历法之道,并能将古今计算历法的体例比拟较,指出推衍历法的旧制究竟是如何出错的。

世人笑道:“不错不错, 看桓考官这般胸有成竹的模样,小宋怕是考得极好,不然他怎地全不担忧师弟会被黜落?”

贰心中刚转过这动机,就听高编修用压抑的、微微颤抖的声音念叨:“第一名,北直隶保定府清苑县,武平县门生宋时。”

第五名,诗房,福清县门生齐栋;第四名,易房,建阳县门生高启;第三名,书房,晋江县门生方容;第二名,礼记房……

中间的副考官周用也在朱卷上写下宋时二字,双眼却不看考卷,而是紧紧盯着桓凌,想上去问他一句——你当着我们的面连夸都不夸宋时,装得仿佛要避师兄弟之嫌似的,成果你给他的考语写成那样?

三篇经史、两篇时务策,颂先帝之德则忠爱之心溢于言表;叙道统传承则如亲历其世,承先孔教诲;言古史得失如掌上观文;论臣子忠谏之道已见忠正朴直之气;议兵制慨然有提领雄师荡平天下的气势……

撂下这份屡出人意卷子,二人便投入到艰苦的复核、搜落卷当中。从玄月月朔忙到初九,终究选出三场俱优的中尝尝卷八十五份。

他穿戴深青襕衫,极天然地引领诸生在考官面前施礼,口称“恩师”,仿佛天生就该做魁首,气度与旁的重生迥然分歧。

五经魁是五房各出一名,那位多才善辩,又能在大水中勇救百姓的宋门生除非不是春秋房的考生,只怕是要落到副榜了。

两位主考也被他这说法逗笑了,高编修握着那束卷子说:“我猜宋门生的卷子必在春秋房取中的这七十份卷子里, 不然这几天早见桓考官急着搜落卷了!”

周副考官接过那份荐卷, 笑问:“两位房考官如此力荐,不会是桓同考师弟的卷子吧?本官倒要细心看看了。”

推荐阅读: 邪医毒妃     重生之下一战影后     狩夜魔灵     能修真的电饭锅     军阀大帅的出逃四姨太     拈花成谶     荣耀王者之无敌召唤     苇*******风     扎纸人     鬼盔甲     异界之古武至尊     短袍天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