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去了一趟,铩羽而归。
婢子送来的衣衫就在不远处的案上整齐叠放,濮阳略一思考,便撑着身材站了起来。既猜不透,无妨去摸索一二。
“先生医术高超,我已好了大半了。”濮阳笑着答复,说的都是至心话。她身上中了两刀,一在腹上,一在背上,刀口都不浅,能好得如许快,卫先生的医术是功不成没的。
卫秀一笑:“我不缺甚么,美意心领了。”
心机深沉,真假难测。
濮阳走到拐角处,便见跟从在卫秀身边的那名侍女在卫秀门外,似是内里说了甚么,她贴在门边听了一会儿,而后略显警戒地摆布看看,便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濮阳眸光呆滞,却涓滴没有漏出端倪来,仍然是感激的语气:“我也愿先生一世无灾无祸,可儿生老是难以平顺的。先生施与我的是拯救之恩,若不报,我心难安。先生无妨答允了,待来日有所需时,再来寻我不迟。”
故此,京中另有很多人深思着走她的门路,只可惜她还未出嫁,住在深宫当中,常日也甚少与大臣打仗,这才令人不得不望而却步。
她是圣上最为宠嬖的公主。五岁那年,母后故去,君父怜她年幼,又恐宫人懒惰,照顾不好她,便将她从皇后居住的正阳殿接到与宣室殿只一墙之隔的含光殿来居住,便于就近照看。光阴漫漫十数载,她的为人处世,皆受圣上影响,性子亦与圣上越长越像,诸皇子皇女当中,圣上亦最疼她。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圣上不止一次与她会商朝政,凡是她有所谏,圣上必放在心上。很多事,赵王、晋王这两位眼下最势大的皇子办不成,但她,就能办成。
宫中必已大乱,阿爹没有她的动静,必寝食难安,她留不得太久,归去前,需得在卫秀这里留下一个由头,也好下次再来。
濮阳来时,他正将一坛刚酿就的美酒埋与土中。
边上有坐榻,卫秀请她坐下,又令人奉上一盏甘酪。
心在尘俗之人,见她竟能岿然不动,这倒是为何?
濮阳想得极好,只等身上的痛意缓一缓便要起来。
还是,卫秀在等待机会?又或他眼下心性平和,尚未想过出世?以后数年,将会产生一些契机,促使他不得不出山,帮手皇长孙?
看了看濮阳的神采,他道:“足下如果便利,无妨让我诊一诊脉。”
卫秀的房门关着,倒是轻掩,留出了一条裂缝,濮阳想了一想,透过那道门缝看了出来。
承诺是承诺了,却连她究竟是何人都不问,将来有需求的时候,筹算上哪儿去找她?底子只是对付罢了。
为免扯到伤口,步子迈得不大,速率也不快,原处看来,便似濮阳缓缓踱步,悠然闲适。
草庐虽比普通草庐大一些,多了几间屋舍,布局亦精美了很多,但毕竟只一草庐。走不很多久便要到了。
另有她的身份,最好说出来,卫秀晓得是一回事,她本身坦露,便会显得她对他信赖、坦诚,她是想要招揽他,使他入她门下为谋士,如此,便得漂亮一些,以免相互存嫌隙。
偷觑别人伤痛之处,实在失礼,濮阳轻咳一声,正欲开口,便见卫秀收回了手,道:“伤势已缓,药方当改一改了,此事某自会安排,足下但放心就是。”
她的伤本就是他看的,濮阳自是不介怀的,当下便探脱手去。卫秀将手中的茶盏置于一旁案上,右手搭上濮阳的手腕。
隐居之人,常日无事,不过读书操琴,与人清谈罢了,如有爱好,则专注所爱,或著书,或谱曲,另有开山收徒的,不一而足。卫秀也有爱好,他喜好酿酒。
濮阳一听,便将方才的失礼临时放下,顺着这话说了起来:“受先生大恩,又在此叨扰多日,余感激不尽。先生凡是有所需,自当倾力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