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心静虑得安止,最上法门最简易,实心动手便参玄,六合只在此心间。
此六合内自生也,六合外自生者,非生于六合以外,乃于六合中生养万物,万物接收六合精气为食,六合精气化养身内万物,此万物非六合本有,故名外自生也,世人以精气外生之繁而夭亡,六合外生之繁,亦将精气衰竭而趣死地也。
法义说于统统众,世人只取人法义,非人法义非人取,得法舍法第一义。
人生六合间,当学习六合,
心无圣德,不作圣也,所作心机行动,不为圣行,亦非修圣,圣德不备,心神不明,心不明者,岂得见真?纵有薄慧,宿福而至,非修有成,见亦为幻,无圣根也,修真之士,当坚毅道心,当立正心,以破邪妄,以普通识,破诸邪论,于自心中,邪见不生,邪念不起,纯一正性,有增无减,如是行动,是真修行。
真情非无情,无诸妄情也,痴迷恩仇内,妄情岂至心。
最上奥妙道,不成思议道,从最微末法,不攻而自下。
以无等伦故,能生统统伦,或一或二三,统统皆同真。
如是学静,乃为修真第一事,此为根本,此基之坚毅,为厥后行道之安顺也,若欲修真,此是第一,无此根本,统统修行,如沙聚塔,毕竟不成。
欲寻正道者,当见正道,观于正道,改良即正,是故正邪,常是两立,自观身心,亦有正邪,正邪为臣,真一为君,以至心统摄,比方天覆众生,正邪不能乱也,比方内心,遇弃取时,有舍有不舍,二种情性,有二种分,一为想分,一为情分,舍中有想分、情分,不舍中亦有想分、情分,舍中有想、情之辩论,不舍中想、情亦在辩论。
修真之士,更不成起骄易妄傲之心,不成以自修年事做不同知见,于民气中,光阴如幻,不成计着此中,堕迷妄海,修真之士,亦不成因世人身份职位不同而较量修行短长,人身有别,心无不同,身份有别,道无不同,自发得是,贼心机也,不成认贼为子,自害身心,亦害别人。
六合尚且循端方,修持之人亦如此,从人中起人中立,莫说人非人义。
赞:
颂:
诸修真之士,当须自量其力,欲作多么修持,欲行多么法,莫生攀比计算,莫堕两边见地中,诚意理心,收心摄性,安止身心而涵养德行,草头法得,可期圣界,心无圣德行,定不为圣真。
有为与有为,亦是阴阳事,慧者习有为,智者入有为。
以愚痴言,作如是说,实修者谨慎处置,丙申年三月廿七日记之。
心居世外身住世,身心一等何有分,
聪明何所来,无智无慧地,以二元入一,一归〇亦灭。
无所依处依统统,二归一亦有依,无依而依统统依,统统依于无所依。
世民气亦然,有正亦有邪,若能涵容者,正邪无争斗。
修真之人,当观六合稳定之律,六合法例,乃为君法,奉持君法,诸臣皆得所适,不奉君法者,诸臣无主,乃自争斗,而于君主,亦当修明,若君暗淡,臣不见君,贼心则起,能夺君位也,是故,若欲治心,当明其君,君主未明,则奉持君法,如法行持,诸臣自安,君主不请而自现,不修而自明也。
莫说性命事,性命本是一,人间一漏身,非真性命地。
修真即须用至心,一丝不真非全真,
所谓人之自生,一者乃男女生人之户,精气今后出,名为外自生,能够生人而自入死地也,二者乃元精元气中五行内运,阴阳之气调配交合,内化精元而自养身心,名为内自生,能够长生而不入死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