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能受多少苦,多少欢乐狂其心,思惟量别智是非,多少光阴心性动,
心开性自醒,意解情自舒,认识心仍旧,妙心无不同。
又如修道,同修三十年,有人大成,有人中成,有人小成,有人不成,有精进者,有懒惰者,有退转者,有从正入邪者,有从邪入正者,皆业缘性不同,是根性和合不同事,亦道缘深浅事也。
千亿界灭,千亿界生,虚空本位,轮转生灭,虚灵之精,虚灵之息,随众生业,应感而聚,聚化成界,或以水聚,风造天下,或以风聚,攒水成界,或以精光,造化天下,或以精气,凝合天下,或以灵息,感生天下,或以灵性,合气成界,或以灵质,风息铸成,或以妙音,感化而成,灵息流转,精力机枢,众生共业,打动化生。
于精气界中,微分阴阳,乃有等阴阳境地及阴阳境地,等阴阳界,不入阴阳,名类中阴,阴阳界,名类太虚,精气之界,粗者为阴,细者为阳,粗者鄙人,细者在上。
呼吸是非及天命,多少时候元阳散,如是诸事皆有因,畴昔诸世业习成。
众生身故,心识藏匿,至于识海,本来不灭,是故乃说,已生之事,永不能灭,已成之事,无可变动,过往久矣,自众生第一世轮转,随其认识心所生爱憎弃取,各自做业,或善或恶,或进或退,于人间存亡中,随时到处,皆在妙三昧地,无暂离时。
妙心三昧地,妙意察看智,各种境地现,各种人缘化,
所谓阳境地中,亦有二类,细中稍粗,性有不洁,乃在阳界浊地,细中洁白,性自明朗,乃在阳界净处,而阴阳境地,与等阴阳诸境地,乃境地不同,无有实体,不似大地,分作九州,彼等灵境地,神妙之处也,奥妙同体住,而非一物有。
非其人自欲倒置,彼人畴昔世所行业缘庞大,两舌妄言,生而无信,机巧舌语,生性猜疑,心口不一,身面心性,对峙而生,善习恶习,感业报成,不善恶习,亦随业生,至于和合,重生有性,大习定命,小习为性,百千习合,根器神性,名为班驳。
至于人间大地,在太空内,畴昔现在,所经历者,皆有信息存留,虽天下可灭,精气可灭,乃至太空可灭,而彼虚灵不灭,若大行者,以道眼观太空寿命,则知畴昔太空当中,有多少天下起起灭灭,彼等天下,是何形象,彼天下中,众生类别,乃至于人,生灭人缘。
阴界以内,另有粗阴,此乃浊界,亦有细阴,乃属净界,浊界阴劣,多有肮脏,或多忧?,净界清灵,多有安隐,或多欢愉,如是阴境地中,有此二种大类。
劫长劫短,信息来去,比方人间诸灵鬼类,得见畴昔诸仙及修者遗址,自化形象,或有人缘,随贤圣信息而感生,或随诸仙遗址感生,彼等多不知此,故名号多同诸圣贤。
畴昔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或曾修、或未曾修,或已悟、或未悟,或已曾悟、或未曾悟,或得道、或未得道,或曾得道、或未曾得道,六道身中,各生认识,认识生心,自名为我,一心一境,一境多界,于其平生,即有各种表情,一表情中即有各种情识界,长远已来,各种心中,所得境地,于复后代得宿命时,影象三昧中,各个皆成,认识境地。
身如须弥峰,或如微尘者,彼等心识处,等量无不同,
或为转轮王,或为牲口者,彼等心性界,清净无不同,
若遇欢乐心恋否,或逢磨难开畅否,若见道人起何心,或开言时声大小,
于慧心中,当察看粗慧、中慧、细慧、微慧,前慧、中慧、后慧,慧相、慧性、慧识、慧摆脱、慧摆脱知见,如是诸慧心,皆有粗细前后不同,于一事中,有若做事,于一相中,有多少相、性、识。